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好事近.题惟利是图》
《好事近.题惟利是图》全文
清 / 况周颐   形式: 词  词牌: 好事近

荔与利谐音,藕偶莲连为例。

便作吾家果论,拜缶翁佳惠。

多情为我买胭脂,艳夺紫标紫。

风味铜山更好,问阿环知未。

(0)
鉴赏

这首词以“惟利是图”为题,巧妙地运用了“荔与利谐音,藕偶莲连”的比喻手法,将物欲横流的社会现象与个人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作者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道德底线的思考。

词中以“荔与利谐音”开篇,荔即荔枝,古人常以之象征美好与诱惑,而“利”则直接点明了主题——追求利益。这种双关语的运用,既形象生动,又富含深意,引人入胜。

接下来,“藕偶莲连”进一步强化了这一主题,藕与莲都是纯洁美好的象征,但在这里却与“利”相联系,暗示着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忽视了内心的纯净与道德的约束。

“便作吾家果论,拜缶翁佳惠”,这里通过一个假设的情境,表达了作者对于“惟利是图”行为的反思。将追求利益的行为比作“吾家果论”,暗指这种行为如同家中所产的果实一般,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诱人,但实际上却可能带来长远的损失或道德上的污点。同时,“拜缶翁佳惠”中的“缶翁”可能是指某种传统或道德的象征,通过向其致谢,表达了作者对于坚守道德原则的尊重与向往。

“多情为我买胭脂,艳夺紫标紫”,这一句通过“多情”与“买胭脂”这一日常场景,隐喻了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时,往往会忽略情感的真挚与内在的价值。胭脂的艳丽夺目,象征着外在的诱惑力,而“紫标紫”可能代表了一种高雅或传统的价值标准,强调了内在品质的重要性。

最后,“风味铜山更好,问阿环知未”一句,通过对比“铜山”(可能象征着物质财富)与“阿环”(可能代表了道德或情感的守护者),表达了作者对于真正美好生活的追求。这里的“风味”不仅指食物的味道,更深层地指的是生活的真实滋味和内在的满足感。通过询问“阿环知未”,作者似乎在寻求一种指引,即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不应忘记精神层面的追求和道德的坚守。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象征手法,探讨了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对利益诱惑时的内心挣扎与道德抉择,既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也蕴含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况周颐

况周颐
朝代:清   字:夔笙   籍贯:况古   生辰:1859~1926

况周颐(1859~1926),晚清官员、词人。原名况周仪,因避宣统帝溥仪讳,改名况周颐。字夔笙,一字揆孙,别号玉梅词人、玉梅词隐,晚号蕙风词隐,人称况古,况古人,室名兰云梦楼,西庐等。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湖南宝庆。况周颐,咸丰九年(1859)九月初一日生。9岁补弟子员,11岁中秀才,18岁中拔贡,21岁以优贡生中光绪五年(1879)乡试举人。一生致力于词,凡五十年,尤精于词论。
猜你喜欢

无钱将乞樊知客,名纸生毛不为通。

桑柘残阳里,儿孙落叶中。

(0)

诗偈·其一五○

意根无自性,万法本来虚。

外尘都不有,三界自然无。

五蕴今何在,尽总入无馀。

河沙过去佛,并在一毛如。

(0)

诗偈·其八十九

佛教本无妄,句句须论实。

尅己饶益他,俗所谓阴骘。

遮莫是天王,饶君宰相侄。

世间有贵贱,业力还同一。

语汝富贵人,贫儿莫欺屈。

习重业力成,翻覆难得出。

(0)

诗偈·其四十三

余家久住山,早已离城市。

草屋有三间,一间长丈二。

一间安葛五,一间尘六四。

余家自内房,终日閒无事。

昨因黑月二十五,初夜饮酒醉。

两人相浑杂,种种调言气。

余家不奈烦,放火烧屋积。

葛五成灰烬,尘六无一二。

有物荡净尽,惟馀空闲地。

自身赤裸裸,体上无衣被。

更莫忧盗贼,逍遥安乐睡。

一等被火烧,同行不同利。

(0)

杂句·其十一

非故亦非新,应化随缘百亿身。

若有真如一合相,一亿还同一聚尘。

(0)

言兴

矻矻被吟牵,因师贾浪仙。

江山风月处,一十二三年。

雅颂在于此,浮华致那边。

犹惭功未至,谩道近千篇。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