馀霭净麦岐,流晖转兰皋。
燕垒落梁尘,渔舠激埼涛。
芳斟竞飞斝,绮思归摇毫。
良燕气清和,物色如春韶。
馀霭净麦岐,流晖转兰皋。
燕垒落梁尘,渔舠激埼涛。
芳斟竞飞斝,绮思归摇毫。
良燕气清和,物色如春韶。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傍晚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和谐。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宁静。
“馀霭净麦岐,流晖转兰皋。” 首句描绘了夕阳余晖洒在麦田上,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格外宁静与纯净。接着,“流晖转兰皋”则进一步渲染了光线的变化与流动,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燕垒落梁尘,渔舠激埼涛。” 这两句转向对小动物与水边生活的描绘。燕子在空中飞翔,留下轻盈的痕迹,而渔舟在波涛中穿梭,激起层层涟漪。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也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芳斟竞飞斝,绮思归摇毫。” 这里诗人将目光转向了人,描绘了人们在享受春日的美好时光,斟满美酒,畅谈心事,思绪随着笔尖在纸上跳跃,充满了生活的乐趣与诗意。
“良燕气清和,物色如春韶。” 最后两句总结了整幅画面的氛围——清新的空气,和煦的阳光,万物呈现出春天的色彩与生机,仿佛是一曲美妙的春之颂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傍晚的宁静与生机,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场景,充满了诗情画意。
高为巅峰下为壑,群木惨惨风欲作。
浮红动翠何许似,别崦残云明佛阁。
眼中疑此洛南山,咫尺便到龙门湾。
暗潮已落州渚出,新月未上渔樵还。
商侯胸有群玉府,借酒时时一轩露。
延春阁下墨淋漓,馀情亦及沧洲趣。
好山好水如高人,岂直貌敬将心亲。
平生几梦奉先寺,不知猿鸟犹相嗔。
君不见饮酒吟诗狂太白,曾是匡山读书客。
泥涂失脚走憧憧,岁晚看云情脉脉。
生今益壮业益修,未可造次思岩幽。
披图渍墨歌远游,我无桓玄寒具油。
讲经《白虎论》,载笔承明入。
此事岂在予,鹓鸾正高集。
乞身去江湖,幸矣归期及。
于何君子心,缱缱念朋习。
新诗比绣段,重赠当珍袭。
因怜菅蒯材,分寸强纫缉。
赖承廷凤辉,庶遂谷驹絷。
皇猷待润色,在治时所急。
服惟絺会明,基藉台莱立。
斯文仗公等,别袂不须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