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云半空来,飞雨门前度。
但闻啼鸟声,不辨云中树。
黑云半空来,飞雨门前度。
但闻啼鸟声,不辨云中树。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雨中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天特有的氛围和情感。
首句“黑云半空来”,以“黑云”作为开篇,形象地勾勒出乌云密布的天空,预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雨。这里的“半空来”不仅描绘了乌云的动态,也暗示了雨势可能的猛烈。
接着,“飞雨门前度”一句,将视角转向地面,描述了雨水从空中降落至地面的过程。一个“飞”字,生动地表现了雨水急促而下,仿佛在空中跳跃前行,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但闻啼鸟声,不辨云中树”则进一步深化了雨中景象的描写。雨声掩盖了其他声音,只有鸟鸣声隐约可闻,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同时,视线被雨幕所阻,远处的树木变得模糊不清,只能听到它们的声音,却无法辨认其形态,这种景象既增添了诗的意境美,也引发了读者对自然界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天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刻感悟,同时也传达了诗人面对自然变化时的内心情感。
帽束滋头垢,眼昏忌脑沭。
惟此土木躯,间日须一浴。
一洗阴埃消,阳明始来复。
兰汤候温煦,浇背徐濯腹。
伸臂按其胯,摩顶遂至足。
颓然四大蠲,跏趺瞑双目。
放体效戏禽,齿门戛哀玉。
吐纳以绵绵,灵泉任灌沃。
百孔顿嘘蒸,似烟喷钻竹。
暂入无怀乡,希夷路正熟。
小劳身乃泰,琴书间诵读。
涉趣防其流,回光湛内瞩。
逝止随流坎,何须詹尹卜。
庄叟赋逍遥,至人守缘督。
长天带远水,孤岛浮于中。
风利扬半帆,疾如箭离弓。
环观积气周,天水但一空。
静然耳目内,难以物理穷。
惯来狎海若,尚欲叩天翁。
噫气起萍末,谁为辨雌雄。
潮何以应蚌,草何以知风。
惝恍梦魂间,耳畔闻铎钟。
百幻肆以陈,迭奏殊未终。
我时骖白凤,夹驾两青童。
照路一摩尼,擎之以秃龙。
万丈白毫光,照耀紫金容。
稽首奏玉墀,绘天语难工。
丹书许我求,三度访龙宫。
双脚似转蓬,如何得暂住。
我身随脚转,歘若空中雾。
何况身外居,亦复等行路。
新置一间房,副以常供具。
何须用此房,如行小歇步。
竹帘和木榻,茶铛并酒瓠。
草草略完整,一一就安厝。
坳池潴积水,小有濠濮趣。
盆鱼四五头,时花两三树。
我来粗洒扫,我去暂扃锢。
不借俗人居,墙壁忌沾污。
不用家童守,无甚可将护。
辟如解绦鸟,岂必恋空笯。
以我幻来身,权寄遽芦寓。
取名不住庵,庵非常住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