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容何岸草何芳,二者离奇孰可降。
乞得米颠袍笏到,还邀谢客咏池塘。
石容何岸草何芳,二者离奇孰可降。
乞得米颠袍笏到,还邀谢客咏池塘。
这首诗《题画》由明代诗人倪元璐所作,通过描绘一幅画中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
首句“石容何岸草何芳”,以设问的方式,引出画面中石与草的对比,石的坚硬与岸的稳固,草的柔美与芳菲,形成了一种和谐而奇特的景观。接着,“二者离奇孰可降”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景象的不寻常与独特,暗示着即使是自然界中最为对立的事物,在特定的环境下也能和谐共存。
“乞得米颠袍笏到”中的“米颠”指的是宋代著名书画家米芾,此处借指画家或观者如米芾般高雅的品味和深厚的学识。这一句表达了对画家技艺的赞赏,认为其作品如同米芾般高超,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最后一句“还邀谢客咏池塘”,引用了唐代诗人王维《竹里馆》中的“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意境,将诗人邀请谢灵运(谢客)前来观赏池塘美景的情景融入其中,寓意着诗人希望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欣赏这幅画中的美景,分享艺术带来的愉悦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画中景致的细腻描绘和巧妙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艺术创作的独到见解,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艺术的双重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