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浴罢》
《和浴罢》全文
明 / 李之世   形式: 古风

帽束滋头垢,眼昏忌脑沭。

惟此土木躯,间日须一浴。

一洗阴埃消,阳明始来复。

兰汤候温煦,浇背徐濯腹。

伸臂按其胯,摩顶遂至足。

颓然四大蠲,跏趺瞑双目。

放体效戏禽,齿门戛哀玉。

吐纳以绵绵,灵泉任灌沃。

百孔顿嘘蒸,似烟喷钻竹。

暂入无怀乡,希夷路正熟。

小劳身乃泰,琴书间诵读。

涉趣防其流,回光湛内瞩。

逝止随流坎,何须詹尹卜。

庄叟赋逍遥,至人守缘督。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沐浴后的身心感受与自我反思的过程。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沐浴后身体的轻松与心灵的宁静。

首先,诗人描述了沐浴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束发、避免洗头(可能是因为担心头发油腻或头皮不适),以及对洗澡频率的考量。这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个人卫生的重视,同时也体现了对身体状况的细心观察。

接着,诗人详细描绘了沐浴的过程:等待水温适宜,从背部开始慢慢清洗直至腹部,手臂自然下垂,从头顶到脚底进行按摩。这一系列的动作不仅体现了沐浴的仪式感,也暗示了身心放松的过程。通过“颓然四大蠲”一句,形象地表达了沐浴后身体的松弛与舒适。

沐浴后,诗人仿佛进入了某种超脱的状态,形容自己“瞑双目”,放空思绪,如同一只自由自在的鸟儿,口中发出哀鸣般的清脆声音。这不仅是对沐浴后身心愉悦的直接描写,也是对内心平静、精神自由的象征。

接下来,诗人提到通过深呼吸和冥想的方式,让灵泉般的清流滋润全身,百孔都感受到温暖的蒸气,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世界。这种体验既是对身体恢复活力的描述,也是对精神层面净化与提升的隐喻。

最后,诗人通过“小劳身乃泰”表达了劳逸结合的重要性,认为适当的活动能够使身心达到和谐的状态。同时,他强调了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洞察力,避免过度追求外在的纷扰,而是要坚守内心的平和与智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沐浴后身体的舒适与心灵的宁静,更蕴含了对生活态度、身心健康以及精神修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李之世
朝代:明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猜你喜欢

简任伯温检校二首·其二

官厨日送蒲萄酒,画省春看芍药阑。

不忘旧为丞相掾,手图天马献金銮。

(0)

辛酉杂题二首·其一

遗经姑置楚包茅,新笔恭书《蛊》上爻。

利尽岛溟珠象郡,道湮邹鲁凤麟郊。

看云暮影齐巾角,滴露春声落枕凹。

自判优游不堪事,鷾鸸添室翠分巢。

(0)

雉子班

天地茫茫遂物情,雉子班兮在林坰,心怀耿介飞且鸣。

扇绮翼,振锦膺。文章尽称丽,意气自多惊。

宁判带箭死榛莽,不肯为裘奉圣明。

韩信烹汉鼎,仲由醢卫庭。

智勇难并立,贤愚每相倾。

宜哉避世士,往同雉子逃其形。

(0)

次大牢山下

草树丛祠古,波涛仙掌清。

钟声千里阔,帆影一舟横。

茅屋边山戍,泥墙傍海城。

中原风景异,到此暗伤情。

(0)

题王与龄畦乐

有客依南浦,长年学种畦。

才高宜世用,性僻爱幽栖。

菜甲侵腰长,桑枝刺眼低。

不因来往熟,那得自成蹊。

(0)

闻雁

月落江城转四更,旅魂和梦到滦京。

醒来独背寒灯坐,风送长空雁几声。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