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凤仙人降此时,玉篇才罢到文词。
两轮水硙光明照,百尺鲛绡换好诗。
带砺山河今尽在,风流樽俎见无期。
坛场客散香街暝,惆怅齐竽取次吹。
乘凤仙人降此时,玉篇才罢到文词。
两轮水硙光明照,百尺鲛绡换好诗。
带砺山河今尽在,风流樽俎见无期。
坛场客散香街暝,惆怅齐竽取次吹。
此诗描绘了一场文人雅集的盛况,通过对比和对仗,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生活的怀念与不舍。首句“乘凤仙人降此时”以神话手法引入仙境,既点明时间,也映衬出主人公主的非凡身份。“玉篇才罢到文词”则透露出诗人对文学艺术的追求和敬仰。
接下来的“两轮水硙光明照,百尺鲛绡换好诗”通过对比两种不同文艺活动——书法与诗歌,展示了当时文人雅集上的风雅与才华。水硙(磨墨池)和鲛绡(丝制的笔洗)都是书画用的工具,这里用来形容诗词的交流与创作。
“带砺山河今尽在”一句,通过对比现实景物与记忆中的景致,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而“风流樽俎见无期”则暗示了这种美好的聚会已经一去不复返,带有一丝哀愁。
最后,“坛场客散香街暝,惆怅齐竽取次吹”描绘了一场集会结束后的情景。诗人在黄昏落幕、宾客散去的背景下,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不舍,以及希望能够再续前缘的情愫。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记忆,对文学艺术的追求以及对过去美好的留恋,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感情和对历史的眷恋。
听罢贤书喜举孙,梅花梦绕尽芳尊。
情超世法难为礼,调领群吹幸奏埙。
叠见珠光飞岭海,迸来鸿信到天门。
青编自是吾家宝,饴弄先芸乃及荪。
一署耽行役,雨过觉心凉。
记及来时路,梅雨正瀼瀼。
天生桥畔度,夹道丛苍莨。
秀岩开锦壁,石涧响笙簧。
赖此怡心目,不厌溅衣裳。
今也乘苇下,秋月聘溪光。
适会所经地,如友晤他乡。
把盏试长眺,清飙一何扬。
僮仆亦以喜,巫峰路不长。
明朝荡漾去,楚水接清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