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遗经阁》
《赋遗经阁》全文
宋 / 张栻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生世岂云晚,六籍初未亡。

向来言外旨,瞠视多茫茫。

隐微会见独,如日照八荒。

始知传心妙,初岂隔毫芒。

绝学继颜孟,淳风返虞唐。

读书无妙解,数墨仍寻行。

况复志宠利,荆榛塞康庄。

自云稽古功,此病真膏肓。

君家屹飞阁,面对群山苍。

匪为登临娱,牙签富书藏。

邀予为著语,会意讵可忘。

一洗汉儒陋,活法付诸郎。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īng
sòng / zhāngshì

shēngshìyúnwǎnliùchūwèiwáng

xiàngláiyánwàizhǐchēngshìduōmángmáng

yǐnwēihuìjiànzhàohuāng

shǐzhīchuánxīnmiàochūháománg

juéxuéyánmèngchúnfēngfǎntáng

shūmiàojiěshùréngxúnxíng

kuàngzhìchǒngjīngzhēnsāikāngzhuāng

yúngōngbìngzhēngāohuāng

jūnjiāfēimiànduìqúnshāncāng

fěiwèidēnglínqiānshūcáng

yāowèizhehuìwàng

hànlòuhuózhūláng

翻译
人生何论早晚,六经始终未亡。
一直以来,言外之意深邃,令人茫然无知。
唯有洞察幽微,如同阳光普照万物。
这才明白,心法之精妙,原本细微之处并无隔阂。
继承绝学,如同颜回、孟子,淳朴之风回归虞舜、唐尧时代。
读书若无深入理解,只是逐字逐句寻找答案。
更何况追求名利,让道路充满荆棘,阻碍了大道。
自诩研究古训有功,但这病已入膏肓。
您家那座高耸的楼阁,正对着青翠的群山。
并非仅为登高望远的乐趣,满架牙签藏着丰富的书籍。
邀请我写下这些,共鸣之情怎能忘记。
一扫汉代儒生的狭隘,活灵活现的法则要传授给后人。
注释
生世:人生。
六籍:古代儒家经典。
瞠视:惊讶地看。
八荒:极远的地方。
传心妙:心法的精妙。
膏肓:比喻病情严重,无法救治。
屹飞阁:高耸的楼阁。
牙签:古时书卷的标签。
著语:写下文字。
汉儒陋:汉代儒生的浅薄见识。
鉴赏

这首诗名为《赋遗经阁》,出自北宋文学家张栻之手。全诗语言古朴,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追寻,以及对知识学习与个人修养的深刻理解。

"生世岂云晚,六籍初未亡":诗人感叹生命有限,但古代圣贤留下的经典教诲尚未消失,表明了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和重续之情怀。

"向来言外旨,瞠视多茫茫":这里“言外旨”指的是超越语言文字的深意,“瞠视”则是凝望远处的样子。诗人通过这些字眼,表达了对于知识和智慧追求的无限渴望。

"隐微会见独,如日照八荒":“隐微”意味着微妙而不易被发现的真理,“如日照八荒”则形容这种真理如同太阳一样,普照一切。诗人在此强调了个人对于真理的感悟和领会,是独特且深刻的。

"始知传心妙,初岂隔毫芒":这里诗人表达了对于内心传承智慧之美妙的认识,以及这种传承并非外界所能干预,每一点都息息相关。

"绝学继颜孟,淳风返虞唐":“绝学”指的是最高深的学问,“继颜孟”则是继承孔子和孟子的学说。诗人在此表明了自己对于古圣先贤之学说的继承与发扬。

"读书无妙解,数墨仍寻行":诗人虽未能得其精髓,但依然坚持不懈地通过阅读和思考来探索知识的深处。

"况复志宠利,荆榛塞康庄":这里“况复”意味着更进一步,“志宠利”则是追求名誉与利益,“荆榛塞康庄”形容的是困难和挑战像荆棘一样挡在前进的道路上。诗人表达了面对世俗诱惑时,个人内心的坚守和选择。

"自云稽古功,此病真膏肓":“稽古功”指的是追溯历史的功绩,“此病”则是指现实中的种种不公与困扰,“膏肓”形容这些问题之严重。诗人在此自言,通过学习古代圣贤的智慧来治疗当下的种种弊端。

"君家屹飞阁,面对群山苍":“屹飞阁”指的是高耸入云的楼阁,“面对群山苍”则形容诗人所处之环境,是一片青山绿水环绕。这里传达了一个宁静而又宏伟的景象。

"匪为登临娱,牙签富书藏":“匪为”意味着不是单纯为了,“登临娱”则是指登上高阁欣赏风景的愉悦,“牙签富书藏”形容的是书籍众多,足以丰富心灵。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于知识的渴望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邀予为著语,会意讴可忘":“邀予”是邀请我,“为著语”则是留下言辞,“会意”指的是相互之间理解对方的真实用意,“讴可忘”形容这种交流之深刻,不容易被遗忘。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知识交流和心灵沟通的重视。

"一洗汉儒陋,活法付诸郎":“一洗”意味着彻底改变,“汉儒陋”指的是汉代以降流传下来的儒家学说中的一些陈腐观念,“活法”则是生动的教导方法,“付诸郎”形容这些新的思想和方法将被赋予后人。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于传统文化进行革新和创新,以期达到知识更新与心灵解放之目的。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深邃的哲理和对古代智慧的尊崇,展现了一位学者对于个人修养、知识追求以及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张栻

张栻
朝代:宋   号:南轩   籍贯: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   生辰: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猜你喜欢

题吴江甘泉

桥下四㮬水,人间六品泉。

松陵无鲁望,山茗为谁煎。

(0)

离樊口宿巴河游马祈寺

扁舟下樊溪,江南正清泻。

晓登巴河岸,极目望春野。

步寻修竹寺,古木争偃亚。

云昔孙仲谋,刑牲致师祃。

雄图邈已矣,英概足悲咤。

石梯造云雾,丹白开广厦。

山僧安寂寞,畏冷不出舍。

劳生遇閒境,顿使我心写。

晚江平若席,风势欲相借。

(0)

春旱二首·其二

风云闲益高,旱色起诸岭。

施生泽未渥,晓气挟馀冷。

飞沙碜桃李,碧草思耿耿。

麦根不走地,稻垄卧陈梗。

蛟龙且偷安,雷电势欲逞。

悯农非我事,刚复念闾井。

(0)

春日杂诗六首·其一

啼鸟唤我觉,檐日行且午。

累累出叶莺,庭雀鸣欲乳。

妻儿病酒睡,鸡犬乐其侣。

风光不我违,舍醉何有度。

(0)

西山寒溪

兹行颇閒暇,聊此山水间。

幸有所携人,臭味同一源。

山溪并修涧,嘉木间蒲莲。

杉松鸣古刹,始觉此溪寒。

孤亭出屋背,石磴相牵攀。

迎客穷道人,俯偻须眉斑。

释子具粗粝,虽贫有馀欢。

午登西山去,路作九曲弯。

山禽惯不惊,夏木秀且繁。

缅怀紫髯公,奠玉祠天坛。

豪强有遗韵,兴废无留观。

空岩一泓泉,引予掏清甘。

至人悲热恼,遗此消昏烦。

我茶非世间,天上苍月团。

为尔惜不得,烹瀹浇晨餐。

深谷晚易阴,快雨时斑斑。

但见夹道松,龙髯湿苍颜。

念我亦閒人,屏居闭柴关。

不使倒珠玉,济我胸中悭。

之官亦漫浪,遇胜却盘桓。

平生据顽钝,信命傲忧患。

言归徒旅疲,就荫休征鞍。

却视来时舟,一叶系荒湾。

(0)

同鲁直无咎游启圣

西方金仙千岁身,天上伐木役天人。

阎浮檀光照世界,作此无量胜妙因。

九龙宝地赤精宅,涌出宫殿压风轮。

化人南来为守护,震动六种走鬼神。

锦幪老人常住世,燕坐说法无冬春。

故人萧公作尘土,白莲花叶光如新。

妙道无边世眼窄,真心遍通人智贫。

可怜端居弊宇宙,几见疑惑谈伪真。

檐牙森森铁凤啄,殿颜眈眈金兽蹲。

官冷何妨近香火,时容绝胜洗埃尘。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