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济河中秋》
《济河中秋》全文
明 / 黄儒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平芜水没大河秋,蟾影微茫却倒流。

有客独移牛渚棹,何人重上武昌楼。

镜中鱼鸟潆波色,笛里关山怨浪游。

最是嫦娥仙阙冷,灵风金粟正飕飕。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中秋之夜,黄河岸边的壮丽景象。首句“平芜水没大河秋”以平旷的草地与滔滔黄河相映衬,营造出一种辽阔而静谧的氛围。接着,“蟾影微茫却倒流”一句,巧妙地将月影与河水的倒影结合,不仅展现了月光的柔和与神秘,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与空间的错觉。

“有客独移牛渚棹,何人重上武昌楼”两句,通过“独”和“重”字,分别强调了孤独与重复的主题,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也反映了对过往时光的追忆。接下来,“镜中鱼鸟潆波色,笛里关山怨浪游”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鱼鸟在水中游弋,如同人在镜中漂泊;笛声中传来的是对远方关山的思念,以及对旅途的哀愁。

最后,“最是嫦娥仙阙冷,灵风金粟正飕飕”以嫦娥的形象引入,借以表达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嫦娥所在的仙宫虽冷清,但诗人的心中却有一股温暖的灵风,如同金粟般珍贵,即使在寒冷中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黄儒炳
朝代:明

(?—1626)明广东顺德人,字士明。万历三十二年进士。授翰林编修。官至吏部左侍郎。屡忤魏忠贤。天启六年,魏良卿封肃宁伯,儒炳知事不可为,即日告归,寻卒。
猜你喜欢

浣溪沙·其三

惆怅梦馀山月斜,孤灯照壁背红纱,小楼高阁谢娘家。

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冻梅花,满身香雾簇朝霞。

(0)

古娥眉怨

君不见宜春苑中九华殿,飞阁连连直如发。

白日全含朱鸟窗,流云半入苍龙阙。

宫中綵女夜无事,学凤吹箫弄清越。

珠帘北卷待凉风,绣户南开向明月。

忽闻天子忆蛾眉,宝凤衔花揲两螭。

传声走马开金屋,夹路鸣环上玉墀。

长乐彤庭宴华寝,三千美人曳花锦。

灯前含笑更罗衣,帐里承恩荐瑶枕。

不意君心半路回,求仙别作望仙台。

琳琅禁闼遥相忆,紫翠岩房昼不开。

欲向人间种桃实,先从海底觅蓬莱。

蓬莱可求不可上,孤舟缥缈知何往。

黄金作盘铜作茎,青天白露掌中擎。

王母嫣然感君意,云车羽旆欲相迎。

飞廉观前空怨慕,少君何事须相误。

一朝埋没茂陵田,贱妾蛾眉不重顾。

宫车晚出向南山,仙卫逶迤去不还。

朝晡泣对麒麟树,树下苍苔日渐斑。

人生百年夜将半,对酒长歌莫长叹。

情知白日不可私,一死一生何足算。

(0)

沈十四拾遗新竹生读经处同诸公之作

闲居日清静,修竹自檀栾。

嫩节留馀箨,新丛出旧阑。

细枝风响乱,疏影月光寒。

乐府裁龙笛,渔家伐钓竿。

何如道门里,青翠拂仙坛。

(0)

送崔三往密州觐省

南陌去悠悠,东郊不少留。

同怀扇枕恋,独念倚门愁。

路绕天山雪,家临海树秋。

鲁连功未报,且莫蹈沧洲。

(0)

送人归江夏

寒江绿水楚云深,莫道离忧迁远心。

晓夕双帆归鄂渚,愁将孤月梦中寻。

(0)

望雪

银花珠树晓来看,宿醉初醒一倍寒。

已似王恭披鹤氅,凭栏仍是玉栏干。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