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浣溪沙·其三》
《浣溪沙·其三》全文
唐 / 韦庄   形式: 词  词牌: 浣溪沙

惆怅梦馀山月斜,孤灯照壁背红纱,小楼高阁谢娘家。

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冻梅花,满身香雾簇朝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冷而又带有几分哀愁的画面。起始两句“惆怅梦馀山月斜,孤灯照壁背红纱”表达了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对远方所思之人的迷离与沉醉。月光透过山峦,投射在墙上,形成斜斜的影子,而那孤独的一盏灯照亮了壁上的红纱,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

“小楼高阁谢娘家”一句,则是诗人对自己寂寞生活的感慨。这里的小楼和高阁,象征着一个幽静而又孤独的居所,而“谢娘家”则是指自己的家已经不再有欢声笑语,这里充满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

接下来的两句“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冻梅花”,诗人在夜深人静之际,心中默默地思索着那位佳人的容貌,仿佛是在寻觅一朵不染尘世的梅花。这里的“一枝春雪冻梅花”形象,不仅美化了所思之人的美丽,更暗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

最后两句“满身香雾簇朝霞”则是对那位佳人在诗人心中的形象进行进一步的描绘。这里的“满身香雾”,不仅衬托了她的清雅脱俗,更让人联想到一种仙境中才有的美好。而“簇朝霞”则更深化了这种超凡脱俗的感觉,让读者仿佛能看到诗人心目中那位佳人,宛如一朵在朝霞中绽放的奇花。

这首诗通过对夜景、灯光和梅花等意象的精妙描写,展示了一种深沉而又美好的哀愁情怀。

作者介绍
韦庄

韦庄
朝代:唐   字:端己   籍贯: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   生辰:约836年- 约910年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汉族,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韦庄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早年屡试不第,直到乾宁元年(894年)年近六十时方考取进士,任校书郎。李询为两川宣瑜和协使时,召韦庄为判官,奉使入蜀,归朝后升任左补阙。天复元年(901年),韦庄入蜀为王建掌书记,自此终身仕蜀。
猜你喜欢

生如京师不能从奉寄

寄来尺素有谁知,双泪龙钟重妾思。

千载高山流水调,祇应生死尽交期。

(0)

送春诗

柴扉寂寞掩残春,满地榆钱不疗贫。

云鬓霓裳半泥土,野花何事亦愁人。

(0)

新月不来灯自照,江天独夜梦频惊。

长年自是无归事,未必风波不可行。

(0)

重九生日

西风入户起长嗟,岁岁重阳不在家。

不许光鸿常举案,何须悬帨向黄花。

(0)

寄妹

金风初度井梧枝,正是怀人病起迟。

两地离愁悬一镜,九秋新恨上双眉。

久虚咏雪联芳句,每忆挑灯共课时。

塞雁已归书未达,江城寒月照相思。

(0)

知非吟·其二

鱼以水为命,僧与山相依。

山无僧不灵,僧非山何归。

谁谓是孤云,是天皆可飞。

若云是孤鹤,决当择所栖。

慎哉山与僧,幸勿轻相离。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