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知非吟·其二》
《知非吟·其二》全文
明 / 道衡   形式: 古风

鱼以水为命,僧与山相依。

山无僧不灵,僧非山何归。

谁谓是孤云,是天皆可飞。

若云是孤鹤,决当择所栖。

慎哉山与僧,幸勿轻相离。

(0)
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首先,诗人将“鱼以水为命”与“僧与山相依”进行类比,强调了生命与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鱼离不开水,僧依赖于山,形象地描绘出自然界中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的关系。

接着,诗人进一步阐述了山与僧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山无僧不灵,僧非山何归。”这句话不仅赞美了僧侣与山林的深厚情感,也暗示了自然界与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刻关联。山赋予僧侣静谧与灵感,而僧侣则为山林增添了灵性和生命力,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

随后,诗人以“谁谓是孤云,是天皆可飞”来比喻僧侣如同自由飘逸的云,无论身处何方,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天空,表达了对僧侣心灵自由的赞美。紧接着,“若云是孤鹤,决当择所栖”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将僧侣比作孤鹤,强调他们虽独立自在,但内心深处仍有着归属感,渴望找到心灵的栖息之地。

最后,诗人以“慎哉山与僧,幸勿轻相离”收尾,呼吁人们珍惜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和谐关系,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应保持和谐共处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对僧侣与山林关系的深情告白,也是对所有人的一种提醒:在追求个人自由与精神寄托的同时,不应忽视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比喻和深邃的哲思,不仅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图景,也蕴含了对个体自由与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道衡
朝代:明

道衡,字平方,号西吾,虞山人,李氏子。
猜你喜欢

梅溪为庾资宽作

大庾关头万树春,何年移植庾溪濒。

半湾素练横霜干,一色琼葩沁碧沦。

醉倚孤篷闲索笑,坐招明月为传神。

知君剩得林逋趣,香影新联最逼真。

(0)

凤庄八咏·其四泉石佳处

闻说庄南景最佳,天然泉石巧安排。

寒流曲折通沧海,碧玉崚嶒削断崖。

点染丹青非画笔,牢笼风月是诗怀。

素翁此处真堪乐,更欲诛茅结小斋。

(0)

闻陈方伯文矅作古用韵吊之·其二

年过五十苦思归,明哲由来识事机。

江海多愁华发早,庙堂无路壮心违。

甘棠楚甸遗思远,归旐闽天带恨飞。

前日得书今日讣,伤心疑是又疑非。

(0)

井岙

白雁过,江南破,更无一尺土可坐。

自闽入广随波流,尘沙暗天天亦愁。

黄芦苦竹风飕飕,鹧鸪雨中啼不休。

上有深井山,下有仙女岙。

黑云卷波白浩浩,渔舟不到御舟到。

鳄鱼鬐扬蛟尾掉,苍天苍天谁与告。

(0)

赠戴竹堂

庭户翛然爽似秋,筼筜祇护小堂幽。

日光筛地碎金雨,岚气袭人空翠浮。

乞笋僧来成坐久,论诗客至更迟留。

明廷方下徵贤诏,未许追随二阮游。

(0)

挽张茂才秉伦诗

麟溪寂寞雨声愁,叹息英雄事业休。

赤手持家诸弟显,锐心倡学盛名留。

龙亡虎逝怜陈迹,鹤怨猿惊锁故丘。

疏拙忝为门下士,伤心讵忍过西州。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