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语丁宁隔晓窗,露翻红药斗新妆。
玉笙莫作相思调,犹恐春归得见郎。
莺语丁宁隔晓窗,露翻红药斗新妆。
玉笙莫作相思调,犹恐春归得见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冠卿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夜里对情人的思念之情。首句“莺语丁宁隔晓窗”生动地展现了清晨时分,莺鸟的叫声轻柔而又紧迫,就像是隔着窗户传递着某种信息,这里的“晓窗”不仅是时间的指示,也暗含了室内的孤独和寂寞。
第二句“露翻红药斗新妆”则描绘了一幅春景图。这里的“露”可能是指露水,但也隐喻着女子的情感如露水般细腻而又脆弱。“红药斗新妆”形象地表现了花朵在露水滋润下更加鲜艳,宛如重新装扮了一番。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反映出女子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她可能正通过这种方式来慰藉自己的寂寞和期待。
第三句“玉笙莫作相思调”表达了诗人对于音乐所带来的伤感的避免。这里的“玉笙”是古代的一种吹奏乐器,而“相思调”则指的是能够唤起相思之情的曲调。这句话传递出诗人对情感的深切理解,某些音乐或许会触动心中的伤口,所以她选择了沉默。
最后一句“犹恐春归得见郎”表达了女子对于春天将尽和情人的重逢的担忧。“犹恐”表明了她的害怕,而“春归”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这里的“见郎”直白地揭示出诗人内心深处对爱情的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致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一个女子在春夜里对于远方情人的思念之痛苦与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