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送宫谕赵先生之南大司成》
《奉送宫谕赵先生之南大司成》全文
明 / 区大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词臣三命领成均,帝念留京典乐新。

不谓江山收丽藻,直将文物借陶钧。

宫衣暂辍金华席,江月晴分璧沼春。

谁向东都引奇士,青云高阁想平津。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区大相所作的《奉送宫谕赵先生之南大司成》。诗中描绘了赵先生被派遣至南方担任大司成一职的情景,充满了对赵先生才能与品德的赞誉。

首句“词臣三命领成均”,以“词臣”指称赵先生,点明其身份为文官,且“三命”暗示其多次受到朝廷重用,领命于“成均”,即国子监,显示了赵先生在教育领域的地位和责任。

“帝念留京典乐新”一句,通过“帝念”表达了皇帝对赵先生的关怀与信任,即使在京城任职,也未忘记其才华,特意安排他参与新的音乐典制工作,体现了赵先生在文化领域的重要角色。

接下来,“不谓江山收丽藻,直将文物借陶钧”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赵先生比作能收集并运用丰富文化资源的陶匠,暗示赵先生不仅具备深厚的文学素养,还能将这些资源巧妙地融合到实际工作中,为国家的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宫衣暂辍金华席,江月晴分璧沼春”描绘了赵先生离开京城时的场景,皇宫中的华美宴席暂时空置,而江边的明月映照着清澈的池水,春天的气息弥漫,象征着赵先生虽离开京城,但他的才华与影响力依然深远。

最后,“谁向东都引奇士,青云高阁想平津”表达了对赵先生才能的敬仰,并期待他在南方的职位上能像东都(洛阳)的奇才一样,继续发挥卓越的才能,达到青云直上的境界,如同平津(天津)一般,成为一方文化的中心。

整首诗通过对赵先生才能、品德及即将前往职位的描绘,展现了对他的高度评价与美好祝愿,同时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教育、文化传承的重视。

作者介绍
区大相

区大相
朝代:明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猜你喜欢

南山下行

南山高,北山高,行人山下闻叫号。

旁山死者何姓氏,累累骸骨横林皋。

鸟喧犬噪沙草白,酸风十里吹腥臊。

中有一人称甲族,蔽膝尚著长孺袍。

不知婴触为何罪,但惜贵贱同所遭。

妻求抱尸诸子哭,魂气灭没埋蓬蒿。

人言杀身由货宝,山村岂得皆权豪。

一言不酬兵在颈,性命转眼轻鸿毛。

龙争虎斗尚未决,六合一阱何所逃。

振衣坐石望太白,寒林夜籁声溞溞。

(0)

琅琊山六题·其二琅琊溪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0)

秋夜

中庭淡月照三更,白露洗空河汉明。

莫遣西风吹叶尽,却愁无处着秋声。

(0)

枕上作

寒夜卧林庐,萧然适有馀。

虫悲号坏壁,灯暗守残书。

养拙天知我,安贫老似初。

虽非漆园吏,也作蝶蘧蘧。

(0)

读陈蕃传

仲举高谈亦壮哉,白头狼狈只堪哀。

枉教一室尘如积,天下何曾扫得来。

(0)

池上双鸟

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

更忆将雏日,同心莲叶间。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