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琅琊山六题·其二琅琊溪》
《琅琊山六题·其二琅琊溪》全文
宋 / 欧阳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0)
注释
琅琊溪:在今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山。
空山:幽深少人的山林。
古槎:原意为古旧的木筏。
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溪源:溪水的源头。
但见:只看见。
翻译
幽深少人的山林中积雪融化,汇入小溪水位不断上涨。游客们漫步于横跨在溪上的简易木桥去到对岸。
不知道这溪水的源头离这儿是远是近,只看见那山中的落花从水上流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琅琊山六题(其二)琅琊溪》中的第二首。诗中描绘了一幅山间春景图:雪后山中,溪水因融雪而上涨,游客悠闲地借助古树横跨过溪流。诗人并未直接描述溪水的源头,而是通过“不知溪源来远近”暗示溪水的深远和神秘,只让读者感受到流水带来的山中春花绽放,清新自然。这种留白的艺术手法,让人在想象中领略到山水间的幽深与生机。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富有画面感,体现了欧阳修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欧阳修

欧阳修
朝代:宋   字:永叔   号:醉翁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生辰:1007-1072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猜你喜欢

十咏 领边绣

纤手制新奇。
剌作可怜仪。
萦丝飞凤子。
结缕坐花儿。
不声如动吹。
无风自褭枝。
丽色傥未歇。
聊承云鬓垂。

(0)

酬孔通直逷怀蓬居诗

阊阖既洞启。
龙楼亦高辟。
两宫集鸾步。
二闱引通籍。
伊尔事清途。
纷吾供贱役。

(0)

寄致仁欧阳少师

四海文章伯,三朝社稷臣。
功名垂竹帛,风义动簪绅。
此道推先觉,诸儒出后尘。
忘机心皎皎,乐善意循循。
大略才超古,昌言勇绝人。
抗怀轻绂冕,沥恳谢陶钧。
耕稼归莘野,畋渔返渭滨。
五年清兴属,一日壮图伸。
北阙恩知旧,东宫命数新。
鸾凤开羽翼,骥騄放精神。
旷达林中趣,高闲物外身。
挥金延故老,置驿候嘉宾。
主当西湖月,勾留颍水春。
露寒消鹤怨,沙静见鸥驯。
酒熟夸浮蚁,书成感护麟。
激昂疏受晚,冲淡赤松亲。
龙卧倾时望,鸿冥耸士伦。
少休均逸豫,独往异沉沦。
策画咨询急,仪刑瞩想频。
应须协龟筮,更起为生民。

(0)

签所劝灸

灸灼君所劝,感君书上辞。
勿难火艾痛,要使功名垂。
我道世所背,君知余有谁。
筋骸倘且健,学行肯教隳。

(0)

送程殿丞还期

如云青发拥朝簪,佳誉喧喧动士林。
自重肯悲三献玉,不欺常慎四知金。
芝兰秀出清门盛,鸿鹭翻飞紫殿深。
别后斋中挂尘榻,更将梁甫向谁吟。

(0)

四言诗十一首 其六

猗猗兰蔼。
殖彼中原。
绿叶幽茂。
丽藻丰繁。
馥馥蕙芳。
顺风而宣。
将御椒房。
吐熏龙轩。
瞻彼秋草。
怅矣惟骞。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