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残香烬漏声催,漫展离骚读几回。
月出乌惊林叶响,却疑花外有人来。
灯残香烬漏声催,漫展离骚读几回。
月出乌惊林叶响,却疑花外有人来。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夜晚园中的一幅静谧而略带神秘的画面。首句“灯残香烬漏声催”以细腻之笔勾勒出夜深人静、灯火将尽、香烟消散、时间流逝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寂寥氛围。次句“漫展离骚读几回”,诗人似乎在独自阅读《离骚》,这不仅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沉思,也暗示了他对古代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理想追求的执着。
接着,“月出乌惊林叶响”,随着月亮的升起,乌鸦被惊飞,林间的叶子发出声响,这一自然界的动态打破了之前的宁静,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然而,这种动态并非纯粹的自然现象,诗人通过“却疑花外有人来”的想象,赋予了这一场景以神秘色彩,让人感受到一种超乎寻常的感知力和对未知的好奇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诗人独处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自然与文化的深刻感悟,既有对传统文学的致敬,又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有山突起何峥嵘,下带叠巘纷纵横。
泰岳千峰表日观,天台万仞开霞城。
平林窈窕连长麓,远近人家几茅屋。
幽亭不见客经过,芝草琅玕春自绿。
石梁横去水涓涓,一出前山势渺然。
彭蠡晴波九江入,吴松春涨五湖连。
孤舟一叶中流渡,散尽沙头群白鹭。
舟中疑是绣衣人,四面青山随指顾。
绣衣今去远观风,大江南北广西东。
何处江山如此画,归来说与镜川翁。
偶偕群从游,骑马秋山冷。
笑语应谷声,扬鞭乱江影。
入山尚未深,而有山栖境。
红子落长藤,苍苔覆眢井。
短棘刺我衣,朔风吹我领。
饥腹觅蕨根,健步出松顶。
樵人四五家,炊烟忽生暝。
问樵何处山,云是丹霞岭。
黾勉越崇冈,豁然见高景。
飞鸟荡胸至,浮云暗生胫。
遥瞻泰华莲,俯睇弥明鼎。
万象纷来奔,一一授公等。
陟高原自平,可以发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