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路崎岖总不平,先生窥破此中情。
家贫自觉心常泰,世浊何妨我独清。
满眼浮云任来去,盟心白水最分明。
南州高士今犹在,岂仅诗篇系重轻。
世路崎岖总不平,先生窥破此中情。
家贫自觉心常泰,世浊何妨我独清。
满眼浮云任来去,盟心白水最分明。
南州高士今犹在,岂仅诗篇系重轻。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与独特见解。首联“世路崎岖总不平,先生窥破此中情”开篇即点明了人生的道路充满坎坷与不公,而“先生窥破此中情”则暗示着诗人对于世事有着洞悉一切的智慧和洞察力。
颔联“家贫自觉心常泰,世浊何妨我独清”进一步阐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乐观态度和坚守自我清高的精神。即使家境贫困,内心也能保持平静与满足;在污浊的世间,诗人选择坚守自己的清白与高洁,不为外界所动摇。
颈联“满眼浮云任来去,盟心白水最分明”运用自然景象作比,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以及内心的纯净如白水。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的纯净与坚定始终不变。
尾联“南州高士今犹在,岂仅诗篇系重轻”以“南州高士”作为象征,赞美了像徐素庵先生这样的高洁之士的存在,同时也表达了对诗文价值的深思,认为诗篇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而是承载着高尚品格与深刻思想的载体。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其对高尚人格的追求与对文学价值的重视,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的作品。
双崖若争妍,秀色日相射。
游人誇水东,挥榜渡清泻。
潺潺溪边风,五月自潇洒。
中流望南北,河汉自天下。
嗟予水乡客,尘土困蹈藉。
江湖久怀归,无地税征驾。
临流动长想,照影久悲咤。
沧洲倘有归,功业付高谢。
世言蟹毒甚,过食风乃乘。
风淫为末疾,能败股与肱。
我读本草书,美恶未有凭。
筋绝不可理,蟹续牢如縆。
骨萎用蟹补,可使无骞崩。
凡风待火出,热甚风乃腾。
中炎若遇蟹,其快如霜泠。
俗传未必妄,但恐殊爱憎。
本草起东汉,要之出贤能。
虽失谅不远,尧蹠终殊称。
书生自信书,俚说徒营营。
先王重至日,静息资微阳。
闭关绝商旅,后为不省方。
我独何为者,古寺严晨装。
酌酒饮僮仆,披裘冒朝霜。
眷彼道路人,熙然乐而康。
尊酒迭为寿,华衣冒鲜妆。
怀古固非士,远客亦可伤。
悠哉任行止,且复倾吾觞。
秋庭新过雨,佳菊独秀先。
含芳良未展,风气已清妍。
金凤汝婢妾,红紫徒相鲜。
老人对节物,昏昏祇欲眠。
与子读楚词,亹亹忽尽编。
袅袅兮秋风,憀慄在远行。
蟋蟀鸣西堂,淹留了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