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龙舒太守杨郎中示及诸公题咏洛阳新居见邀同作辄依安乐先生首唱元韵继和》
《龙舒太守杨郎中示及诸公题咏洛阳新居见邀同作辄依安乐先生首唱元韵继和》全文
宋 / 苏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仲长买宅近高山,饶得群芳不费钱。

地接伊浑宜水竹,门临嵩室足云烟。

未抛簪组真朝隐,更有田园即世仙。

满箧新诗俱大笔,凿楹留待子孙传。

(0)
注释
仲长:人名。
饶得:足够得到。
群芳:各种花卉。
伊浑:河流名。
嵩室:嵩山的居室。
簪组:古代官员的冠饰,代指官职。
朝隐:辞官归隐。
田园:田园生活。
新诗:新创作的诗歌。
大笔:豪放的文笔。
凿楹:在楹柱上雕刻。
子孙传:传给后代。
翻译
仲长买下了一处靠近高山的宅子,无需花费就能欣赏到众多的美景。
这里地理位置接近伊浑河,适宜种植水竹,门前就是嵩山,云雾缭绕如仙境。
他并未放弃官职,实为真正的朝隐,还有自己的田园生活,如同世间神仙。
他的书箱里装满了豪放大气的新诗,特意在楹柱上刻字,期待子孙后代传承这份文学遗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洛阳新居的生活景象。开篇“仲长买宅近高山,饶得群芳不费钱”两句,通过对比古人仲长(指东汉时期的人物)置业之地,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新宅位置的满意和得意,因为周围有自然美景,不需耗费金钱便可享受。

接着,“地接伊浑宜水竹,门临嵩室足云烟”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新居的地理环境。这里的“伊浑”指的是洛阳城外的伊河和浑河,诗人通过这两条河流的名称,渲染出一幅水乡风光图。同时,“门临嵩室足云烟”则表明宅邸紧邻嵩山(即少林寺所在的嵩岳),并且充满了云雾缭绕的仙气。

中间两句“未抛簪组真朝隐, 更有田园即世仙”,诗人通过自比隐逸之士,表达了自己虽然还未能完全放下官职的束缚,但已经拥有了田园生活,感受到了超脱尘世的快乐,这种心境已然达到一种世间难得的“即世仙”境界。

最后,“满箧新诗俱大笔,凿楹留待子孙传”,则是诗人对自己创作的信心和自豪。这里的“满箧新诗”说明了诗人的创作热情和成就,而“凿楹留待子孙传”则表明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流传后世,成为家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个人生活态度的展示,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自在享受的精神状态,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清净高洁生活理想的追求。

作者介绍
苏颂

苏颂
朝代:宋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猜你喜欢

哭建州李员外

诗名不易出,名出又何为。

捷到重科早,官终一郡卑。

素风无后嗣,遗迹有生祠。

自罢羊公市,溪猿哭旧时。

(0)

渔阳将

塞深沙草白,都护领燕兵。

放火烧奚帐,分旗筑汉城。

下营看岭势,寻雪觉人行。

更向桑乾北,擒生问碛名。

(0)

送新罗使

万里为朝使,离家今几年。

应知旧行路,却上远归船。

夜泊避蛟窟,朝炊求岛泉。

悠悠到乡国,还望海西天。

(0)

重阳宴集同用寒字

锡宴逢佳节,穷荒亦共欢。

恩深百日泽,雨借九秋寒。

望气人谣洽,临风客以难。

座移山色在,杯尽菊香残。

欲识投醪遍,应从落帽看。

还宵须命烛,举首谢三官。

(0)

春词二首·其一

垂柳鸣黄鹂,关关若求友。

春情不可耐,愁杀闺中妇。

日暮登高楼,谁怜小垂手。

(0)

满院花飞人不到,含情欲语燕双双。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