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夏日国清塘泛舟》
《和夏日国清塘泛舟》全文
宋 / 郑伯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三篙摇漾綵帆轻,胜赏宁辞远郡城。

水满人如天上坐,波澄舟在镜中行。

都无暑气侵衣袖,时有荷香入酒觥。

野老岸前争拥看,知公威霁不喧惊。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àguóqīngtángfànzhōu
sòng / zhèngbǎi

sāngāoyáoyàngcǎifānqīngshèngshǎngníngyuǎnjùnchéng

shuǐmǎnréntiānshàngzuòchéngzhōuzàijìngzhōngxíng

dōushǔqīnxiùshíyǒuxiāngjiǔgōng

lǎoànqiánzhēngyōngkànzhīgōngwēixuānjīng

注释
三篙:三根竹篙。
綵帆:彩色船帆。
胜赏:美景。
宁辞:怎能拒绝。
远郡城:远离郡城。
水满:湖水平静。
人如天上坐:人在天空中坐着的感觉。
波澄:水波清澈。
舟在镜中行:船只像在镜子中滑行。
都无:完全没有。
暑气:暑热。
侵衣袖:吹过衣袖。
荷香:荷花香气。
野老:乡野老人。
岸前:岸边。
争拥看:争先恐后地观看。
威霁:威严如晴空。
不喧惊:不会使人惊扰。
翻译
三根竹篙轻轻摇动,彩色船帆飘扬,美景怎能拒绝远离郡城的邀请。
湖水平静,仿佛人在天空中坐着,船只在清澈如镜的水面滑行。
暑热全无,凉风吹过衣袖,偶尔荷花香气融入酒杯。
乡野老人们岸边争先恐后地观看,知道您的威严如晴空般宁静,不会使人惊扰。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郑伯玉的《和夏日国清塘泛舟》描绘了一幅夏日泛舟的优美画面。首句“三篙摇漾綵帆轻”写出了船行水面,彩帆随风轻轻摆动,水面波动生姿。接着,“胜赏宁辞远郡城”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城市喧嚣,享受美景的喜悦,不畏路途遥远。

“水满人如天上坐”运用了夸张手法,形容人在满盈的湖水中仿佛升至天际,意境空灵。而“波澄舟在镜中行”则以比喻描绘出水面平静如镜,舟行其上的宁静景象。诗人身处其中,暑气全消,“都无暑气侵衣袖”,清凉宜人。

“时有荷香入酒觥”进一步渲染了夏日的清爽氛围,荷花香气与美酒相融,增添了游赏的乐趣。最后两句“野老岸前争拥看,知公威霁不喧惊”描绘了当地村民对诗人的欢迎和敬仰,他们争相围观,但因诗人威严而不致喧哗,展现了诗人与民同乐的和谐场景。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夏日泛舟的惬意与宁静,以及诗人与自然、百姓的和谐关系,是一首富有夏日风情的佳作。

作者介绍

郑伯玉
朝代:宋

兴化军莆田人,字宝臣。仁宗景祐元年进士。历抚州观察推官。以韩琦荐,为殿中侍御史。为人峭直,不屈权贵。喜为诗,所作三百余篇,名《锦囊集》,时人以与陈琪、方孝宁诗汇为一集,号《乌山三贤诗》。
猜你喜欢

昭台行·其二

将军发机阴中的,功如熟稼生螟蟘。

母仪天下极尊荣,非道得之非所得。

一朝乐去悲相随,霜露既降风凄其。

茕茕吊景将安之,不自为计终奚为。

关中旧约三章法,法当夷宗雠逆节。

况复曾孙诛大臣,项背相望眉不颦。

昭台不隔昭阳路,花落鸟啼春几度。

麟角凤觜皆可煎,惆怅君恩非断弦。

(0)

梵天僧舍金竹中有绿竹一茎

手栽碧玉间黄金,炎赫流金弗敢侵。

莫作两般分实相,定知一等是虚心。

根分丽水难沉色,节老蓝田待赏音。

终有九包来止息,万竿何患不成林。

(0)

碗柏

土入花瓷浅,林疏雪操鲜。

后凋非地力,独秀是天年。

老我不谐俗,惜才如养贤。

明明千古意,渠自指庭前。

(0)

崇福庵·其二

崇福庵边安静泉,往来渐次四十年。

道人只在山深处,手种青松已拂天。

(0)

桐君祠用壁间韵·其一

雨洗风梳万木苍,山容水色滟晴光。

清明寒食春将晚,为觅桐君伫野航。

(0)

山居

绝爱青山恨隔城,每登楼处动吟情。

老身一出京城后,却被山迷句不成。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