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爱青山恨隔城,每登楼处动吟情。
老身一出京城后,却被山迷句不成。
绝爱青山恨隔城,每登楼处动吟情。
老身一出京城后,却被山迷句不成。
这首诗《山居》由宋代诗人韩淲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自然景色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独特感悟。
首句“绝爱青山恨隔城”,开篇即表达了诗人对青山的深情与对城市生活的无奈。这里的“绝爱”二字,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痴迷之情,“恨隔城”则流露出诗人因身处城市而无法亲近自然的遗憾与苦涩。这种情感的对比,使得诗句既有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也隐含着对现实束缚的不满。
第二句“每登楼处动吟情”,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体验。每当他登上高楼,面对眼前的山景,心中便涌起一股创作的冲动,想要将这份情感化为文字。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感,也体现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追求。
第三句“老身一出京城后”,诗人以“老身”自指,暗示自己已不再年轻,或许经历了世事沧桑。这一句不仅是对自己年龄的感慨,也是对过往生活的一种回顾。从“京城”到“山居”,似乎预示着诗人从繁华都市走向了宁静自然的生活状态。
最后一句“却被山迷句不成”,在诗意上形成了一种转折。原本期待在山中找到灵感,却发现自己反而被山景所迷,以至于无法写出满意的诗句。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自己创作状态的一种反思。诗人似乎意识到,真正的灵感并非来自外界的景致,而是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思考。
整体而言,《山居》这首诗通过对诗人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与城市生活对比的展现,深刻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对城市束缚的无奈、对年华易逝的感慨,以及对创作过程的自我反思。诗中蕴含的情感丰富,语言流畅,富有哲理,是宋诗中的一篇佳作。
空山雪片大如盘,有客远在孤馆眠。
翰林喝马不到地,白帝叱驭亲行鞭。
疾驱滕六笞飞廉,六花急舞狂且颠。
玉皇香案口读宣,深衣大带依然仙。
东里先生履欲穿,湿透布袜枵囊缠。
高谈雄辩炉亭边,不有义意谁肯前。
阳羡山中春信传,两骖已发垂虹鞭。
诸君急棹山阴船,子猷逸兴今翻然。
顷田十万银裹封,东皇未肯开冶鎔。
山眩水晃人灭踪,痴猿冻鹤惊折松。
邻鸡失旦僧懒钟,昏晓不辨天地聋。
盐虎坐险终陷凶,狞狮见日空眼红。
书生径卧身龙钟,讽谏不到齐王宫。
灞陵无驴句不工,万象丑怪难形容。
我闻古语盈尺丰,今深一丈愁杀农。
欲将此意问天公,天公高高高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