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复水之涯,层楼揽众奇。
高低皴峭茜,枯菀递葳蕤。
混沌休嗤凿,星辰近可窥。
七情淘洗尽,玉斧倩谁施。
山复水之涯,层楼揽众奇。
高低皴峭茜,枯菀递葳蕤。
混沌休嗤凿,星辰近可窥。
七情淘洗尽,玉斧倩谁施。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峦与水流交汇之处的壮美景象。首句“山复水之涯”便勾勒出一幅山水相接的画面,引人入胜。接着,“层楼揽众奇”则进一步点明了此处不仅有山川之美,更有建筑的点缀,增添了人文的气息。
“高低皴峭茜,枯菀递葳蕤”两句,通过对比和动态的描绘,展现了山势的多变与生机的交替。山峰或高或低,或峭或险,植被从枯萎到繁茂,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生命力。
“混沌休嗤凿,星辰近可窥”则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与探索精神。诗人认为,即使是混沌未开之时,也有其独特的美,而星辰之遥远,也并非不可触及,暗示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
最后,“七情淘洗尽,玉斧倩谁施”两句,以“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的淘洗,象征着心灵的净化与升华,而“玉斧”则可能暗喻了艺术创作或是自然造化的神奇力量。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创造者无尽的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