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恭和圣制求贤》
《恭和圣制求贤》全文
明 / 方献夫   形式: 古风

先民有恒训,图治在任贤。

致道乃由学,居肆工且专。

旁求与豫养,两法当具全。

譬之鹤鸣阴,又若鸿渐干。

圣主广咨询,贤臣竭忠坚。

臣愚仰作歌,道大真如天。

(0)
鉴赏

此诗《恭和圣制求贤》是明代方献夫所作,其内容围绕着“求贤”这一主题展开,体现了古代士人对于国家治理、人才选拔以及个人道德修养的深刻思考。

首先,诗中提到“先民有恒训,图治在任贤”,强调了先贤们留下的传统智慧,认为国家的治理在于任用贤能之人。接着,“致道乃由学,居肆工且专”指出通过学习和专业技能的专注,可以达到治国之道。这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教育和职业专精的重视。

“旁求与豫养,两法当具全”则提出两种方法并重,即广泛寻求人才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和储备人才,确保两者兼顾。这种观点体现了对人才选拔和培养的全面考虑。

“譬之鹤鸣阴,又若鸿渐干”运用比喻手法,将寻找贤才的过程比作鹤在幽静之地鸣叫,鸿雁逐渐飞向高远之处,形象地描绘了发现和吸引人才的过程,寓意深远。

最后,“圣主广咨询,贤臣竭忠坚”表达了对君主广泛听取意见、贤臣尽心尽力辅佐的期待,体现了对理想政治秩序的向往。

“臣愚仰作歌,道大真如天”则是诗人自谦之语,表示自己虽愚钝,却衷心希望以诗歌表达对求贤之道的崇敬,认为这一道理宏大而真实,如同自然法则一般不可违背。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士人对于人才选拔和国家治理的深刻见解,也体现了他们对于理想政治秩序的追求和对君主的忠诚与期望。

作者介绍

方献夫
朝代:明

(约1486—1541或1544)明广东南海人,初名献科,字叔贤,号西樵。弘治十八年进士。正德中授礼部主事,调吏部员外郎,旋从王守仁问学,谢病归西樵山中,读书十年。嘉靖初还朝,以议大礼称帝意,骤进少詹事。累官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入阁辅政。持论和平,而舆论视为奸邪,连被劾。又见帝恩威不测,三疏引疾归。有《周易传义约说》、《西樵遗稿》。
猜你喜欢

社日两篇·其二

陈平亦分肉,太史竟论功。

今日江南老,他时渭北童。

欢娱看绝塞,涕泪落秋风。

鸳鹭回金阙,谁怜病峡中。

(0)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日樵渔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0)

对雪醉后赠王历阳

有身莫犯飞龙鳞,有手莫辫猛虎须。

君看昔日汝南市,白头仙人隐玉壶。

子猷闻风动窗竹,相邀共醉杯中绿。

历阳何异山阴时,白雪飞花乱人目。

君家有酒我何愁,客多乐酣秉烛游。

谢尚自能鸲鹆舞,相如免脱鹔鹴裘。

清晨鼓棹过江去,千里相思明月楼。

(0)

游仙窟诗.又赠十娘

薰香四面合,光色两边披。

锦障划然卷,罗帷垂半欹。

红颜杂绿黛,无处不相宜。

艳色浮妆粉,含香乱口脂。

鬓欺蝉鬓非成鬓,眉笑蛾眉不见眉。

见许实娉婷,何处不轻盈。

可怜娇里面,可爱语中声。

婀娜腰支细细许,䁠䀨眼子长长馨。

巧儿旧来携未得,画匠迎生模不成。

相看未相识,倾城复倾国。

迎风帔子郁金香,照日裙裾石榴色。

口上珊瑚耐拾取,颊里芙蓉堪摘得。

闻名腹肚已猖狂,见面精神更迷惑。

心肝恰欲摧,踊跃不能裁。

徐行步步香风散,欲语时时梅子开。

靥疑织女留星去,眉似姮娥送月来。

含娇窈窕迎前出,忍笑嫈嫇返却回。

(0)

晚秋夜

碧空溶溶月华静,月里愁人吊孤影。

花开残菊傍疏篱,叶下衰桐落寒井。

塞鸿飞急觉秋尽,邻鸡鸣迟知夜永。

凝情不语空所思,风吹白露衣裳冷。

(0)

夏日作

葛衣疏且单,纱帽轻复宽。

一衣与一帽,可以过炎天。

止于便吾体,何必被罗纨。

宿雨林笋嫩,晨露园葵鲜。

烹葵炮嫩笋,可以备朝餐。

止于适吾口,何必饫腥膻。

饭讫盥漱已,扪腹方果然。

婆娑庭前步,安稳窗下眠。

外养物不费,内归心不烦。

不费用难尽,不烦神易安。

庶几无夭阏,得以终天年。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