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外山光淡欲无。堤边草色翠如铺。
绿杨风软鸟相呼。
牛蒡叶齐罗翠扇,鹿黎花小隘真珠。
一声何处叫提壶。
水外山光淡欲无。堤边草色翠如铺。
绿杨风软鸟相呼。
牛蒡叶齐罗翠扇,鹿黎花小隘真珠。
一声何处叫提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开篇“水外山光淡欲无”将读者带入一个光线柔和的自然环境,山色因远而显得淡雅,似乎在诉说着春天的到来。
接下来的“堤边草色翠如铺”则描绘了堤岸旁绿意盎然的草地,宛如一块块精心铺设的地毯。这里的“翠如铺”不仅形容了草色的鲜艳,更凸显了春天万物复苏的生机。
“绿杨风软鸟相呼”中的“绿杨”指的是杨树在春季新叶初长时的颜色,呈现出淡绿色调。这里通过“风软”、“鸟相呼”的描写,传递了春日微风轻拂和鸟鸣交流的声音美感,营造了一种生动、温馨的氛围。
在“牛蒡叶齐罗翠扇,鹿黎花小隘真珠”一句中,“牛蒡叶”指的是牛蒡草的叶子,这里的“齐罗”形容其茂密而整齐;“鹿黎花”则是鹿蹄草开的小黄花,形容其色泽鲜艳且细小,如同珍贵的真珠。这里通过对植物细部的描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更突出了春天生命力旺盛的特点。
最后,“一声何处叫提壶”则是一个转折,突然的一声鸟鸣或其他声音打破了之前的宁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诗境中,去寻找那声音的来源。这里的“提壶”可能是指古代农夫劳作时用来饮水的小壶,也许是在暗示春日里田间劳动的声音。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生动感受,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象的深刻领悟和热爱。每一句都精心构造,共同营造出一个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春日画卷,让读者仿佛置身其境,感受那份清新与活力。
小姑水中立,大姑水中眠。
独立不僵眠不醒,俯仰一万二千年。
江前大彭郎,山上五老仙。阿姑与尔相盘旋。
蓬莱弱水几清浅,王母眉黛秋霜鲜,阿姑颜色犹依然。
我疑铜仙人,手揭金茎堕江边。
又疑达磨师,足遗只履归西天。
人间百岁春梦短,长眠长立嗟无缘。
小姑大姑真可怜,江花江月恣留连。
巨鳌戴其趾,玄鹤巢其巅。
江流如箭石不转,千古万古无崩骞。
安得羽翰凌八埏,时来游戏姑山前,与姑同寿一万馀三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