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故斛斯校书庄二首·其二》
《过故斛斯校书庄二首·其二》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燕入非旁舍,鸥归祗故池。

断桥无复板,卧柳自生枝。

遂有山阳作,多惭鲍叔知。

素交零落尽,白首泪双垂。

(0)
注释
燕:燕子。
入:飞入。
非旁舍:不是邻居的房屋。
鸥:鸥鸟。
归:归来。
祗故池:只在往常的池塘。
断桥:破败的桥。
无复板:木板已不存在。
卧柳:倒下的柳树。
山阳作:山阳般的哀愁诗篇。
鲍叔知:鲍叔牙那样的知己。
素交:旧友。
零落:离散。
白首:垂暮之年。
泪双垂:泪水涟涟。
翻译
燕子飞入的不是邻居的房屋,鸥鸟归来只在往常的池塘。
断了的木板已不在那座桥上,倒下的柳树自己又生出了新枝。
于是有了山阳般的哀愁之作,深感鲍叔牙那样的知己之难得。
长久以来的知心朋友都离散了,垂暮之年我只能泪水涟涟。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怀旧和凄凉情感的诗,描绘了诗人重游旧地时的所见所感。开篇“燕入非旁舍,鸥归祗故池”表明燕子不再飞入曾经栖息的小屋,而水鸟却还回到那古老的池塘边,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

接下来的“断桥无复板,卧柳自生枝”则形象地描绘出一幅荒废破旧的景象。断裂的桥梁无法修复,只有横卧的柳树自己长出了新枝,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刻画,也隐喻了人事沧桑,物是人非。

诗中的“遂有山阳作,多惭鲍叔知”表达了诗人在山阳写下这首诗时,对自己才能不足、无法达到古代文学巨匠鲍照(字叔知)的境界而感到惭愧。这里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表露了诗人对于文化传承和个人才华的深刻反思。

最后两句“素交零落尽,白首泪双垂”则是诗人对于往昔情谊的消逝和自己年迈头白、眼中含泪的感慨。这里的“素交”指的是纯洁无私的情谊,而“白首”则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老去。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深沉哀婉的诗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友情、时光和个人才华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同台峰熊侍御看花四首·其三

借问雨中好,何如晴后看。

锦江红湿处,应记独凭阑。

(0)

西园八景·其一

朝看长白山,暮看长白山。

山色有朝暮,吾心常自閒。

(0)

寄王升舍人二首·其一

不见王子猷,经春复历夏。

有时中宵梦,宛到君堂下。

(0)

董启之按滇过鄞省母夫人焚黄于父墓作难将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十章赠之·其六

荒垄荐秋蘋,深恩讵能报。

嗟嗟死后封,犹是生前诰。

(0)

九日三首次杏东韵·其一

青镜流年素鬓催,碧山何日是归来。

情知暮景骎骎到,忍见秋花粲粲开。

远客正深怀土念,腐儒元乏济川才。

登高有兴无筋力,怅望西南百丈台。

(0)

失题

越山迢递接吴宫,问俗寻幽在在同。

乌府法家推汉史,洪都先哲仰周公。

风涛不起三江静,雨泽潜滋五谷丰。

却恐乘鸾逐茅氏,紫霞何处觅仙踪。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