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吴母叶氏太孺人挽词》
《吴母叶氏太孺人挽词》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发以留宾短,家从教子贫。

斑衣奉常署,象服镜湖春。

许穆诗还废,班姑史尚新。

不堪萱草露,也解泣慈亲。

(0)
注释
发:发出邀请。
以:用来。
留宾:留住宾客。
短:简短。
家:家庭。
从:让。
教:教育。
子:孩子。
贫:贫穷。
斑衣:指穿有补丁的衣服,表示朴素。
奉常署:古代官署名,负责祭祀和礼仪。
象服:象征性的官服,表示职位而非奢华。
镜湖:古代湖泊名,这里泛指湖边。
春:春天。
许穆:许穆,古人名,此处借代许姓女子。
诗:诗歌。
废:废弃,不再流行。
班姑:班昭,东汉女史学家,后世尊称为‘班姑’。
史:史书。
尚新:仍然新颖,受到尊重。
不堪:难以承受,感伤。
萱草露:古代象征母亲的植物,露珠寓意哀愁。
也解:也懂得,会。
泣:哭泣。
慈亲:慈爱的母亲。
翻译
我发出简短的邀请,家中尽力抚养子女过清贫生活。
穿着斑驳衣服任职官署,春天在镜湖边度过时光。
许穆之诗虽已废弃,班昭的史书仍受推崇。
面对萱草上的露珠,也会触动对慈母的思念,忍不住落泪。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吴母叶氏太孺人挽词》。从诗的内容来看,杨万里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逝者吴母叶氏的哀悼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出作者深厚的情感和高尚的人格。

"发以留宾短,家从教子贫。" 这两句表明吴母虽然家境贫寒,但仍旧坚持教育子女,希望他们能够有所成就。这里的“发”指的是头发,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留宾”则是留住客人的意思,暗示着时间短暂,不能久留。

"斑衣奉常署,象服镜湖春。" 这两句描绘了吴母的生活状态和她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斑驳的衣衫代表了她的贫穷,而“奉常署”则是她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工作;“象服”与“镜湖春”则展现了她内心对于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向往。

"许穆诗还废,班姑史尚新。"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吴母教养子女、教育有方的赞赏。许穆是古代著名的教育家,而“诗还废”暗示着教育之道虽然艰难,但吴母依然坚持;“班姑史尚新”则强调了她在教育上的创新和进取。

"不堪萱草露, 也解泣慈亲。" 最后两句流露出作者对逝者的哀悼之情。萱草露水往往与离别相关联,吴母的去世让人难以承受,而“也解泣慈亲”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位慈祥母亲的怀念和泪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人物刻画,展现出作者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以及对她高尚品格的崇敬。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相逢行

君非秋胡子,妾非采桑妇。

莫捐囊中金,白头倚门久。

(0)

过飞来寺

万朵芙蓉叠翠微,上方迥与世尘违。

青衣久矣为猿去,白足何年化鹤归。

山雨逗林飞鸟警,海云低树暮帆稀。

诸天见说深千尺,乘兴何时振羽衣。

(0)

秋凉闻寇·其四

满床流影动金波,茅屋春深未补萝。

肉食有人司重鼎,毛锥无用愧长戈。

鲸鲵未见东归海,鸿雁还从北渡河。

老倍安仁愁更切,二毛销尽岂容多。

(0)

秋凉闻寇·其三

袅袅凉风起白波,萧萧寒露湿青萝。

长贫莫笑犹衣结,远戍遥怜有荷戈。

人马骤闻喧海市,女牛犹忆望星河。

年前已自忧多事,不似年来事更多。

(0)

瓦窑原开生圹·其一

千年乔木护佳城,慷慨邀宾载酒行。

一十八年重觅我,化为乌有一先生。

(0)

石船在崖州大洞天稍北

老我来游看石船,洞门别是一风烟。

昔人已去无回辙,犹记淳熙丙午年。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