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儒家子,英豪燕赵风。
驱鸡尝理邑,走马却从戎。
白刃千夫辟,黄金四海同。
嫖姚恩顾下,诸将指挥中。
别路怜芳草,归心伴塞鸿。
邺城新骑满,魏帝旧台空。
望阙应怀恋,遭时贵立功。
万方如已静,何处欲输忠。
礼乐儒家子,英豪燕赵风。
驱鸡尝理邑,走马却从戎。
白刃千夫辟,黄金四海同。
嫖姚恩顾下,诸将指挥中。
别路怜芳草,归心伴塞鸿。
邺城新骑满,魏帝旧台空。
望阙应怀恋,遭时贵立功。
万方如已静,何处欲输忠。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辞别友人,赴任相州的壮丽画面。开篇即以“礼乐儒家子,英豪燕赵风”展现了古典文化与边塞英雄气概的结合,既有文人的修养,又不失武人的豪迈。
“驱鸡尝理邑,走马却从戎”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将军日常训练和军旅生活的忙碌与紧张。这里的“理邑”指的是治理地方,表明将军不仅武力过人,更有治国安邦之才。
接下来的“白刃千夫辟,黄金四海同”则是对将军威猛和国家财富统一的赞颂。白刃代表了军队的锋利与力量,而黄金四海同,则象征着国力强盛、疆土广阔。
“嫖姚恩顾下,诸将指挥中”表现了将军对手下兵士的关怀以及在战场上的指挥若定。这里的“嫖姚”形容将军宽厚仁爱,而“诸将”则是对其统帅才能的肯定。
诗人随后写道:“别路怜芳草,归心伴塞鸿。”此处表达了将军离别之时,对美好景物的留恋和内心深藏的思念。芳草与塞鸿都是边塞诗常见的意象,代表着对故土和家人的思念。
“邺城新骑满,魏帝旧台空”则是对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对比。邺城作为古都,新骑满表示新的军事力量,而“魏帝旧台空”则是对过往历史的缅怀和现在遗迹的凄凉。
紧接着,“望阙应怀恋,遭时贵立功”表达了将军对于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在时代变迁中珍惜立功报效的志向。望阙是对宫阙的眺望,而“遭时贵立功”则是身处乱世,立功报国的重要性。
最终,“万方如已静,何处欲输忠”展现了将军在纷扰世界中的内心平静和对国家忠诚之情。万方虽动荡,但将军的心志如一,坚定不移。何处欲输忠,是对自己忠诚之心的自问,表明无论身处何地,都愿意为国尽忠。
这首诗通过对将军辞别赴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士人对于边塞生活、国家大义和个人忠诚的情感流露,是一篇集豪迈与深情于一体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