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事原因病得闲,烧香约伴共登山。
蛟潜阴壑愁金锁,猿啸晴溪怨玉环。
香积半藏青嶂里,梵声远出白云间。
重来此地知何会,须记沿崖细菊斑。
乐事原因病得闲,烧香约伴共登山。
蛟潜阴壑愁金锁,猿啸晴溪怨玉环。
香积半藏青嶂里,梵声远出白云间。
重来此地知何会,须记沿崖细菊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登白云山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与哲思。首句“乐事原因病得闲”,巧妙地将生活中的小病转化为享受自然美景的契机,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乐观态度。接下来,“烧香约伴共登山”则展现了与友人一同探索自然的愉悦心情。
接着,诗人通过“蛟潜阴壑愁金锁,猿啸晴溪怨玉环”这两句,运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山中蛟龙在深谷中因无法自由游动而愁苦,猿猴在晴朗溪流边因失去某种珍贵之物而哀怨的情景,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动景象,也暗含了对生命状态的思考。
“香积半藏青嶂里,梵声远出白云间”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山中静谧祥和的氛围,香积(可能指寺庙中的香气)与梵声(佛教音乐或诵经声)交织在一起,与青山白云相映成趣,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最后,“重来此地知何会,须记沿崖细菊斑”表达了诗人对再次造访此地的期待,同时也提醒自己要记住沿途的细节,如细小的菊花斑点,强调了对自然细微之处的观察与欣赏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还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与回忆。
造物非贫我,欲我閒且安。
贫居自有乐,此乐非人间。
萧然一茅宇,十年卧空山。
山深无客来,独与云往还。
芰荷制冬衣,藜藿供朝餐。
登山玩崔嵬,临流听潺湲。
为无贪著念,随地可盘桓。
但得閒中乐,岂以贫为艰。
愈贫愈无事,无事心愈閒。
虽居人世中,恰似出尘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