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谁不死,戡死闻长安。
我是知戡者,闻之涕泫然。
戡佐山东军,非义不可干。
拂衣向西来,其道直如弦。
从事得如此,人人以为难。
人言明明代,合置在朝端。
或望居谏司,有事戡必言。
或望居宪府,有邪戡必弹。
惜哉两不谐,没齿为闲官。
竟不得一日,謇謇立君前。
形骸随众人,敛葬北邙山。
平生刚肠内,直气归其间。
贤者为生民,生死悬在天。
谓天不爱人,胡为生其贤。
谓天果爱民,胡为夺其年。
茫茫元化中,谁执如此权。
洛阳谁不死,戡死闻长安。
我是知戡者,闻之涕泫然。
戡佐山东军,非义不可干。
拂衣向西来,其道直如弦。
从事得如此,人人以为难。
人言明明代,合置在朝端。
或望居谏司,有事戡必言。
或望居宪府,有邪戡必弹。
惜哉两不谐,没齿为闲官。
竟不得一日,謇謇立君前。
形骸随众人,敛葬北邙山。
平生刚肠内,直气归其间。
贤者为生民,生死悬在天。
谓天不爱人,胡为生其贤。
谓天果爱民,胡为夺其年。
茫茫元化中,谁执如此权。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哭孔戡》。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人物孔戡不幸早逝的哀悼和对天道不公的质疑。
诗歌以洛阳城中的战乱与死亡开篇,迅速转向孔戡之死,诗人自称为知情者,对此事感到悲痛。接着叙述孔戡在山东军中立下的功劳,以及他坚持正义,不可动摇的品格。这一节通过“拂衣向西来,其道直如弦”等句子,塑造了孔戡刚毅不屈的形象。
随后诗人转入反思,谈及孔戡虽然有才能和正直之心,却未能在朝廷中得到重用,甚至未能长久生存。这里通过“惜哉两不谐,没齿为闲官”一句,表达了对英雄末路的同情与无奈。
接下来,诗人借孔戡之死,发出了对天道是否公正的疑问。“谓天不爱人,胡为生其贤。谓天果爱民,胡为夺其年。”这两句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于天命不可预知和英雄短命的困惑。
最后,诗中以“茫茫元化中,谁执如此权”作为结尾,这不仅是对孔戡个人悲剧的总结,更是对整个宇宙与人间正义力量运行机制的一种无奈感慨。
整首诗情感真挚,思想深刻,语言简洁有力,是白居易擅长的风格,也体现了他对于社会正义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怀。
麦欲老时雨如缕,冒雨腰镰裸两股。
割来一束釜中煴,姑妇夜舂儿渴乳。
人家麦熟忙上仓,侬家麦熟已断粮。
半纳田租半偿债,耞板未停检衣卖。
东家老农怜我饥,手分遗穗供作糜。
夜深一饱枕蓑卧,蚊雷殷殷来嘬肌。
明月出海先上楼,我楼况在高山头。
开窗放出白云去,风帘尽控双银钩。
一丸才过高松顶,屏风乱泻虬龙影。
摊书不用青藜然,碧空自有明珠悬。
黄高峰头云浪涌,金鳌峰背沧波动。
山下万顷云海铺,天心一丝云气无。
清光愈高读愈苦,月照书丛月色古。
仙巢惊起老鹤舞,窗中不知月已午。
露珠瑟瑟风泠泠,屋角余挂三四星。
冰轮欲西还倒行。似怜读书声好听。
冷光一线射人面,射月眼光亦如电。
明月不落读不厌,水滴蟾蜍欲穿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