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雪峰僧龙渊归三山》
《送雪峰僧龙渊归三山》全文
明 / 高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新持半偈出青莲,孤鹤閒云思渺然。

金锡来承天汉语,紫衣归坐雪峰禅。

寻钟野寺残山外,漱齿寒流落照边。

行至东林休结社,松枝已偃旧房前。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归隐的场景,充满了宁静与超脱的气息。首句“新持半偈出青莲”,以“半偈”暗示了僧人的修为与智慧,而“出青莲”则借用了佛教中莲花的意象,象征着清净与解脱。接着,“孤鹤閒云思渺然”一句,通过孤鹤与闲云的意象,展现了僧人内心的淡泊与悠远,仿佛与天地间的一切融为一体。

“金锡来承天汉语,紫衣归坐雪峰禅”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僧人归隐的场景。金锡象征着僧侣的身份与修行工具,而“承天汉语”则暗示了僧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与传承。紫衣与雪峰禅,则分别代表了僧人的服饰与修行环境,营造出一种庄严而又清冷的氛围。

“寻钟野寺残山外,漱齿寒流落照边”两句,通过“寻钟”、“野寺”、“残山”、“寒流”和“落照”等意象,描绘了僧人归隐后的生活环境,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宁静之感。漱齿寒流,不仅体现了僧人生活的简朴,也暗示了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

最后,“行至东林休结社,松枝已偃旧房前”两句,表达了僧人不再参与世俗的社团活动,而是选择在自然之中静心修行。松枝偃伏,既是对僧人归隐生活的写照,也是对自然力量的赞美,暗示着僧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人归隐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佛教文化中的超脱与宁静之美,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高柄
朝代:明

(1350—1423)明福建长乐人,更名廷礼,字彦恢,号漫士。永乐初,以布衣召入翰林,为待诏,升典籍。博学能文,尤长于诗,为闽中十才子之一。又工书画,时称三绝。书得汉隶笔法,画源于米芾父子。有《唐诗品汇》等。
猜你喜欢

度错愕岭

错愕复错愕,度之若升天。

居然蜀道险,落在吾眼前。

三上五回顾,十行九步颠。

扪云手不定,跻险脚在肩。

峰欲压面堕,石疑撑背穿。

景奇心颇快,路迫愁仍煎。

前得平者笑,后遭危者怜。

汗落不可掬,息阴坐茫然。

(0)

燕歌行二首·其一

劝君有镪莫自藏,千金博得彻侯章。

劝君有术莫自掩,拳曲之夫登荐剡。

劝君有钩慎莫直,河鱼岂受直钩食。

劝君有家早归去,主爵何曾苦留住。

世情反复不可知,且饮美酒临华池。

奉常先生爱名饮,但愿三百六十之日毋西驰。

(0)

雨后滩行

云帆未可赊,雨外更天涯。

日日绵蛮鸟,山山蹢躅花。

松根青艓子,溪水绿人家。

见说滩头浊,朝来几尺沙。

(0)

闻田叔罢官·其二

羽书西事急,烽火达郊关。

牢落悲行役,艰虞想故山。

无烦叹宦拙,且喜得身閒。

生计团蕉在,怜君鬓发斑。

(0)

赋得当年忆箕仲

击水閒歌海树苍,东郊月吐值渔郎。

青山堕影过前堰,白水回波入断塘。

宿鹭洲边江几曲,垂虹木杪雁三行。

当年胜事同谁说,都付春风一惨伤。

(0)

女贞树为冯节妇

女贞树,郁哉何葱青。

严霜堕地白日没,寒枝半抱秋风生。

云黝黝,石龋龋,云夜愁,石朝语。

生与为墓上木,死与为墓下土。

鬼车勿啼猛虎怒,原上新条吾有主,化为青虬帝阍去。

入帝阍,縆繁弦,一曲湘妃魂,随风落人间。

闻者嚱嘘再三叹,郁哉女贞树,何如桃李颜。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