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簧雁柱香檀拨。镂板三声催细抹。
舞腰轻怯绛裙长,羞按筑球花十八。
东城柳岸匆匆发。画舫一篙烟水阔。
可怜单枕欲眠时,还见尊前前夜月。
银簧雁柱香檀拨。镂板三声催细抹。
舞腰轻怯绛裙长,羞按筑球花十八。
东城柳岸匆匆发。画舫一篙烟水阔。
可怜单枕欲眠时,还见尊前前夜月。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精致而旖旎的江南水乡画面。"银簧雁柱香檀拨"开篇即以乐器起兴,暗示了宴乐的氛围,银簧(类似笛子)与雁柱(筝的弦柱)交织出悠扬的旋律,檀木制成的拨子轻轻弹奏,音乐细腻动人。
"镂板三声催细抹"进一步描绘了演奏者的技艺,镂板是敲击乐器,三声节奏分明,引导着细致的指法"细抹",营造出旋律的起伏和变化。
"舞腰轻怯绛裙长,羞按筑球花十八"则转而描写女子的曼妙身姿,舞者身着红色长裙,轻盈地旋转,仿佛在跳动着名为"筑球花十八"的舞蹈,动作含羞带怯,充满青春活力。
"东城柳岸匆匆发"将场景转移到了春天的东城,柳树依依,画舫乘风破浪,一叶烟波浩渺,展现出江上行舟的景象。
最后两句"可怜单枕欲眠时,还见尊前前夜月"表达了离别后的孤独与思念,主人公独对孤枕,回忆起昨晚酒席上的欢聚,月光如旧,却人事已非,情感深沉而感伤。
整首词以音乐为引,女子舞蹈为纽带,穿插景物描绘,最后以离愁收束,展现了宋代文人墨客的婉约情思。
三年守一官,五年调一职。
选门万馀人,过半头发白。
贤愚必待次,先后各循格。
相与为波流,其谁辨白黑。
子今特招起,方与尘土隔。
翰林诚知人,中丞亦好德。
古来御史属,自与二府敌。
于今任虽卑,其实名不易。
必将寄纪纲,岂独亲簿籍。
鸿鹄须远飞,骐骥无近迹。
往矣勿自疑,天方佑正直。
宛马来东道,燕鸿起南飞。
适时必有遇,去远不独迷。
左揽繁弱弦,右拂青萍辉。
笑作千里别,出门亦依依。
人生何新故,行道情有违。
勉率歌清风,以慰君永怀。
昔人种白芷,既以名此亭。
今我开蠪渊,复以水鉴名。
吾岂异昔人,而徒易其称。
所乐于水乎,内明而外清。
内明可比心,外清可照形。
照形不吾欺,比心不吾倾。
虚静吾自居,逍遥以无营。
会有水鉴贤,吾能与同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