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守一官,五年调一职。
选门万馀人,过半头发白。
贤愚必待次,先后各循格。
相与为波流,其谁辨白黑。
子今特招起,方与尘土隔。
翰林诚知人,中丞亦好德。
古来御史属,自与二府敌。
于今任虽卑,其实名不易。
必将寄纪纲,岂独亲簿籍。
鸿鹄须远飞,骐骥无近迹。
往矣勿自疑,天方佑正直。
三年守一官,五年调一职。
选门万馀人,过半头发白。
贤愚必待次,先后各循格。
相与为波流,其谁辨白黑。
子今特招起,方与尘土隔。
翰林诚知人,中丞亦好德。
古来御史属,自与二府敌。
于今任虽卑,其实名不易。
必将寄纪纲,岂独亲簿籍。
鸿鹄须远飞,骐骥无近迹。
往矣勿自疑,天方佑正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的《贺隐直》,通过描绘官场的现状和对新任官员的期望,展现了作者对于公正、才能与道德的重视。
首句“三年守一官,五年调一职”描绘了官场的缓慢升迁过程,暗示了官职变动的不易。接着,“选门万馀人,过半头发白”以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官场竞争的激烈和时间的漫长,许多人在此过程中耗尽了青春,甚至白发苍苍仍未能晋升。
“贤愚必待次,先后各循格”强调了官场中的等级制度和公平原则,无论贤愚,都必须按照既定的顺序和规则行事,体现了作者对于制度公正性的肯定。
“相与为波流,其谁辨白黑”则揭示了官场中可能存在的暗流和不公现象,暗示了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辨别是非善恶的困难。
接下来,“子今特招起,方与尘土隔”表达了对新任官员的期待,希望他能够脱离尘世的束缚,展现出真正的才华和能力。
“翰林诚知人,中丞亦好德”赞扬了翰林院和中丞(御史)对于人才的识见和品德的重视,预示着新任官员将得到恰当的培养和使用。
“古来御史属,自与二府敌”提到御史作为监察机构的重要地位,与宰相(府)并驾齐驱,强调了监察体系对于维护官场公正的重要性。
“于今任虽卑,其实名不易”指出尽管新任官员当前职务可能较低,但其名声和影响力并不容易获得,需要通过实际工作来积累。
“必将寄纪纲,岂独亲簿籍”表达了对新任官员的期望,不仅要在文书簿籍上表现出色,更要在管理国家大政方针上有所作为。
最后,“鸿鹄须远飞,骐骥无近迹”以比喻手法鼓励新任官员追求高远的目标,像鸿鹄一样展翅高飞,像骐骥一样不拘泥于小道,展现出对个人发展的积极期待。
“往矣勿自疑,天方佑正直”则是对新任官员的勉励,希望他们坚定信念,相信正义终将得到上天的庇佑,鼓励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自信和坚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官场现状的描绘和对新任官员的期望,展现了作者对于公正、才能与道德的深刻思考和强烈呼吁,同时也寄托了对个人成长和国家治理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