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钵寻远山,脩眉挂秋雨。
隔林清磬寂,烟际疏蛩语。
古路没黄蒿,凉风自许许。
负钵寻远山,脩眉挂秋雨。
隔林清磬寂,烟际疏蛩语。
古路没黄蒿,凉风自许许。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负着钵盂,踏上寻访远山的旅程。诗中以“脩眉挂秋雨”开篇,形象地勾勒出远山在秋雨中的朦胧景象,仿佛远山的轮廓如同修长的眉毛,被细雨轻轻覆盖,展现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
“隔林清磬寂,烟际疏蛩语”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寻山过程中的宁静氛围。林间的钟声清晰可闻,却又显得寂静无声;远处烟雾缭绕之处,稀疏的虫鸣声打破了这份宁静,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这两句通过声音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既空灵又生动的自然景象。
“古路没黄蒿,凉风自许许”则将读者带入到寻山路上的场景。古老的山路被黄蒿覆盖,显得荒凉而又古老;凉风吹过,发出“许许”的声响,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清凉与悠远的气息。这一句不仅描绘了环境的特征,也暗示了寻山者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寻山之旅的静谧与深邃,以及寻山者内心世界的平和与超然。它不仅是一次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一种心灵之旅的写照,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海鹤飘飘韵莫侪,在公犹与俗情乖。
初呈酒务求专判,合祷山祠请自差。
永夜谭玄侵罔象,一生交态忘形骸。
怜君醉墨风流甚,几度题诗小谢斋。
振鹭齐飞日,迁莺远听闻。
明光共待漏,清鉴各披云。
喜得廊庙举,嗟为台阁分。
故林怀柏悦,新幄阻兰薰。
冠去神羊影,车迎瑞雉群。
远从南斗外,遥仰列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