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与乡关阻,风尘损旧衣。
水思和月泛,山忆共僧归。
林想添邻舍,溪应改钓矶。
弟兄无苦事,不用别庭闱。
久与乡关阻,风尘损旧衣。
水思和月泛,山忆共僧归。
林想添邻舍,溪应改钓矶。
弟兄无苦事,不用别庭闱。
这首诗是孟贯的《寄故园兄弟》,创作时期处于唐末宋初。诗中流露出浓厚的乡愁和对家乡深深的眷恋。
"久与乡关阻,风尘损旧衣。"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长时间无法回到家乡,外出漂泊的心境,以及随之而来的物是人非,旧衣被风尘侵蚀的情景。这里的“乡关”指的是家乡的边界,而“风尘损旧衣”则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心灵的沧桑。
"水思和月泛,山忆共僧归。"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感怀,以及内心深处对故乡的向往。“水思”和“山忆”分别指的是水边和山中所激发的情思,而“和月泛”则是诗人在夜晚仰望明月时,心中泛起的无限哀愁。同时,“僧归”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淡泊名利之情。
"林想添邻舍,溪应改钓矶。"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家乡自然环境的怀念,以及希望回到故土后能重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林想”指的是对森林的思念,“添邻舍”则是希望能够在林中找到归宿。而“溪应改钓矶”则是在表达诗人想要回到家乡的溪边,重新开始宁静的生活。
"弟兄无苦事,不用别庭闏。" 最后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对兄弟间纯真情感的珍视,以及希望能够在家乡与兄弟共同度过简单而平和的日子。“不用别庭闏”则是表达了一种愿意放下一切外界纷扰,回到家的愿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深切的乡愁以及对家乡兄弟纯朴生活的向往。
父子湖海心,岁月易波荡。
长沙固艰难,不在九天上。
风尘护衣篝,花柳谢屏障。
车行无多乘,雷动有馀壮。
阆风吾故游,弱水恨新涨。
诗书饱丘壑,翁事来献状。
入门视颜閒,一笑挟缯纩。
官池凫雁深,洗盏发家酿。
人生果何乐,此乐天所贶。
故山在何许,梦寐或东向。
公如问云何,报我今跌踼。
又冬一月方岁除,适当公归开府初。
汝离前驱土牛后,我天子律公吹嘘。
臂端橐籥元自如,与民岁年无负租。
民痴望公不愿馀,愿公夕马先朝车。
高牙大纛如浴凫,出没千里来哺雏。
西山莫雨知有无,使君两眼吞江湖。
庐山老子霜髯须,如世界阔造物炉。
两翁故人肯情疏,诚知握粟不可呼,待作二凤鸣韶图。
君家故多书,馀地看寒绿。
食箪到尚悬,墙小摘杞菊。
霜畦新雨馀,柔条已三沫。
贵不数熊蹯,芳鲜落我腹。
口香唾茧纸,细字烦记录。
平章三百篇,焜耀五千读。
辛夷与杜若,百世亦臣仆。
士饥固其常,吾事已可卜。
归来一粲然,毋待发曲局。
姓名元自彻东都,旧日河南肯便疏。
利害总关天下事,聪明不惑枕中书。
花迎马首浑无赖,山似人情却有馀。
我亦西湖未归客,重来应得问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