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父官曹接,诸郎砚席通。
流年何鼎鼎,见日每匆匆。
马走谁怜我,麟书近得公。
又成交臂失,楚些铎声中。
二父官曹接,诸郎砚席通。
流年何鼎鼎,见日每匆匆。
马走谁怜我,麟书近得公。
又成交臂失,楚些铎声中。
这是一首描写时光流逝和人际交往的诗句。从中可以感受到时间飞逝,岁月匆匆,而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则如同砚席般的日常相处,表面上看似平淡,却蕴含深厚的情感。
“二父官曹接,诸郎砚席通”一句,通过描述官职和书信的往来,展示了诗人与朋友之间频繁的交流。这里的“二父”可能指的是尊敬的长辈或是地位较高的人物,“诸郎”则是对朋友的亲昵称呼。
“流年何鼎鼃,见日每匆匆”表达了时间飞逝的感慨。“流年”即岁月流转,“鼎鼃”形容声音连绵不断,而“见日每匆匆”则强调了一天一天地快速流逝。
“马走谁怜我,麟书近得公”这两句诗,通过描写急促的马蹄声和神秘的麟书(传说中的一种瑞兽),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远方朋友的思念。“麟书近得公”可能暗示着即将收到或已经收到了朋友的来信。
“又成交臂失,楚些铎声中”则是在描绘一段即将消逝的友情。这里的“臂交”指的是手臂相连的深情之交,而“铎声”则可能是某种分离的象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无奈感受。诗中的意境淡远,情感真挚,是一篇表达深沉友谊的佳作。
傅应龙以翼,咄嗟升天。下视九州,人民薨薨蠕蠕。
薨薨蠕蠕,曾何足与言。吾谁从乎董逃。
爽鸠不死,齐姜奈何。黄帝尧舜,乃有阳周与苍梧。
北邙之土,土不异色,安辨夫贤与愚。
吾谁从乎董逃。世所谓大故,天运冥冥以迁化理。
不拒蹠又安得拒惠。
齿亡舌存,谁则云然,其为后先胡以异。
吾谁从乎董逃。大火铄金,曾不若百忧销肌。
大火铄金,曾不若百忧销肌。欲斩艾之,膺有败纰。
膺有败纰,浸淫而化涕洟。吾谁从乎董逃。
五柞山崔崔,中有云母滑如脂。旦夕哺之如哺糜。
天门一以开,塞兑阖户资丸泥。吾谁从乎董逃。
华阴道上麦齐肩,华阴庙中树参天。
阴森但觉四月冷,幽冥气象生万千。
楼台高出树杪上,登楼适当三峰巅。
道士导予穿树出,秦槐汉柏当阶前。
更有商周旧时树,横陈又出秦汉先。
何况唐宋后植物,低伏仅可称曾玄。
吁嗟乎秦皇汉武求神仙,何如此槐此柏能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