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元正隔两朝。眼看杨柳又新条。
岁寒独有江梅耐,曾伴瑶池下绛霄。
香篆袅,烛花烧。团栾喜气沸欢谣。
慈祥自是长生乐,不用春醪飶与椒。
细数元正隔两朝。眼看杨柳又新条。
岁寒独有江梅耐,曾伴瑶池下绛霄。
香篆袅,烛花烧。团栾喜气沸欢谣。
慈祥自是长生乐,不用春醪飶与椒。
这首宋词《鹧鸪天·其三》是廖行之为庆祝外祖母寿辰所作,表达了对老人长寿和家庭和睦的祝福。首句“细数元正隔两朝”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元正即正月初一,两朝则指两个春节,体现了岁月更迭。次句“眼看杨柳又新条”描绘了春天景象,寓意生机盎然,暗示外祖母又度过了一年。
“岁寒独有江梅耐”赞美了江梅在寒冬中依然傲立的坚韧,暗喻外祖母的坚韧不拔和高洁品格。“曾伴瑶池下绛霄”将外祖母比作瑶池仙女,增添了仙气,表达了对她高尚气质的敬仰。
接下来,“香篆袅,烛花烧”通过香气缭绕的香篆和燃烧的烛火,营造出温馨欢乐的家庭气氛。“团栾喜气沸欢谣”进一步渲染了家人团聚的喜悦,欢声笑语洋溢着浓厚的亲情。
结尾两句“慈祥自是长生乐,不用春醪飶与椒”直接表达了对外祖母慈祥和蔼的赞美,认为她的快乐源自内心的平和,而非世俗的庆祝方式,体现出对老人精神世界的尊重和祝福。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景寓情,赞美了外祖母的品质和家庭的和谐,展现了作者对长辈深深的敬爱之情。
轩居阒寂似仙坛,露叶云根近画栏。
得地数竿饶挺拔,补天五色剩馀残。
看时綵笔应堪赋,拂处瑶琴正可弹。
思笋自忻供去易,休粮谁道服来难。
王猷爱癖何曾改,米芾狂情亦未闲。
淇澳至今存节操,太湖依旧漱波澜。
秋声断续劳频听,古色摩挲发永叹。
君子文人最珍重,岁寒相托拟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