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芜烟掠夜凉时,落尽樱槐暗碧池。
恨杀杨花已如泪,春风春梦又相吹。
青芜烟掠夜凉时,落尽樱槐暗碧池。
恨杀杨花已如泪,春风春梦又相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西湖的静谧景象,诗人通过精妙的笔触展现了自己对自然之美与春日之哀伤的情感体验。
"青芜烟掠夜凉时"一句,以轻盈的笔法勾勒出夏夜微凉、水气氤氲的景致,"青芜"指湖上薄雾,"烟掠"则形象地描绘了这薄雾如同轻纱般在夜色中飘荡。
接着,"落尽樱槐暗碧池"一句,则捕捉到了夏末秋初时节的特定景观。"落尽"二字传达出树叶即将或已经完全落下的境况,而"樱槐"指的是樱桃和槐花,通常在春季盛开,此刻已成往事;"暗碧池"则是对西湖水面的描写,透露出一种深邃而宁静的氛围。
诗人随后转向内心的情感世界,"恨杀杨花已如泪"表达了对春天即逝的哀伤之情。"杨花"在这里象征着春意的消散,而"恨杀"二字则强调了这种哀伤之情的深切。
最后一句,"春风春梦又相吹"通过对春风与春梦的联想,抒发了诗人对于逝去美好时光的无尽怀念和不舍。"相吹"暗示着春风依旧,而春梦却只能在回忆中重温。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西湖夜景的幽深美感,同时又流露出对逝去春光的无限眷恋,体现出诗人独特的情感世界和艺术造诣。
十邑驱驰阅四旬,尽空囹圄报吾君。
僧窗渐觉猿吟远,城市嚣尘自此分。
头陀灵迹閟岩隈,寻胜何人肯暂来。
野鸟衔花无觅处,绿苔封径看空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