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张燕客》
《赠张燕客》全文
清 / 宋徵舆   形式: 古风

我来勾践国,结交张公子。

华灯夜相迎,痛饮从此始。

三尺罗袖红,一尺虬髯紫。

紫髯飘飘拂予肩,自言畴昔称少年。

西走咸阳北走燕,终南太行相接连。

此乡索寞少奇士,风沙万里心茫然。

以兹感叹归故乡,黄河千尺流汤汤。

河堤蓄水出平地,决之可以沈大梁。

黄龙青雀未可测,果然今日成怀襄。

酒酣对伎重岸帻,重道当年解音律。

琵琶弦索谁第一,武宗供奉查八十。

万历季年范昆白,雷轰铁拨今有谁。

练川陆曜称杰出,闻君此论多嵚崎。

河转星稀未忍归,归来落月屋梁西。

卧龙山上乌乱啼。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宋徵舆赠给友人张燕客的作品,表达了诗人与张燕客在越国相交的豪情以及对故乡和友情的感慨。首句“我来勾践国,结交张公子”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来访和与张燕客的结识。接下来的“华灯夜相迎,痛饮从此始”描绘了二人深夜饮酒的热烈场景,显示出深厚的友情。

诗人通过“三尺罗袖红,一尺虬髯紫”描绘了张燕客的形象,暗示其风度翩翩。接着,张燕客自述曾游历各地,见识广博,但感叹故乡“此乡索寞少奇士”,流露出对家乡人才匮乏的感慨。

诗人借黄河的壮丽景色抒发自己的感慨,“黄河千尺流汤汤”象征着壮志未酬,而“河堤蓄水出平地,决之可以沈大梁”则寓言着壮志的激荡。诗人提到历史上的音乐才子如查八十、范昆白、陆曜,对比当今,感叹人才凋零。

最后,诗人不愿轻易离开,直到“河转星稀未忍归”,而归家后“卧龙山上乌乱啼”的景象,更显孤独与寂寥。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豪放的饮酒场景,又有深沉的历史感慨和个人际遇的交织,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情感纽带和对时代的思考。

作者介绍

宋徵舆
朝代:清   籍贯:江苏华亭   生辰:公元1618年—1667年

宋徵舆(公元1618年—1667年)字直方,一字辕文,江苏华亭人。生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卒于清圣祖康熙六年,年五十岁。顺治四年(公元一六四七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有《林屋文稿》十六卷,诗稿十四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袭美以纱巾见惠继以雅音因次韵酬谢

薄如蝉翅背斜阳,不称春前赠?郎。

初觉顶寒生远吹,预忧头白透新霜。

堪窥水槛澄波影,好拂花墙亚蕊香。

知有芙蓉留自戴,欲峨烟雾访黄房。

(0)

南塘曲

妾住东湖下,郎居南浦边。

闲临烟水望,认得采菱船。

(0)

阳羡杂咏十九首.清辉堂

野人心地本无机,为爱茅檐倚翠微。

尽日尊前谁是客,秋山含水有清辉。

(0)

奉和圣制答张说出雀鼠谷

雨施巡方罢,云从训俗回。

密途汾水卫,清跸晋郊陪。

寒著山边尽,春当日下来。

御祠玄鸟应,仙仗绿杨开。

作颂音传雅,观文色动台。

更知西向乐,宸藻协盐梅。

(0)

变律·其三

养蚕为素丝,叶尽蚕不老。

倾筐对空林,此意向谁道。

一女不得织,万夫受其寒。

一夫不得意,四海行路难。

祸亦不在大,福亦不在先。

世路险孟门,吾徒当勉旃。

(0)

宫词·其一五○

水中芹叶土中花,拾得还将避众家。

总待别人般数尽,袖中拈出郁金芽。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