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袭美以纱巾见惠继以雅音因次韵酬谢》
《袭美以纱巾见惠继以雅音因次韵酬谢》全文
唐 / 陆龟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薄如蝉翅背斜阳,不称春前赠?郎。

初觉顶寒生远吹,预忧头白透新霜。

堪窥水槛澄波影,好拂花墙亚蕊香。

知有芙蓉留自戴,欲峨烟雾访黄房。

(0)
注释
蝉翅:比喻花瓣的轻薄。
顶寒:头顶的寒冷。
新霜:形容秋天的霜降,这里暗指白发。
水槛:池塘边的栏杆。
亚蕊香:靠近花蕊的香气。
芙蓉:荷花的别称。
黄房:可能指代女子的居所,因古代有以黄为贵的观念。
翻译
轻薄如蝉翼般在夕阳下摇曳,不适合春天之前赠予情郎。
起初感觉到头顶的寒风吹过,预感到新霜会让我头发早白。
可以欣赏到清澈池边栏杆倒映的波光,喜欢轻轻拂过花墙,感受花蕊的香气。
知道有芙蓉花想留给我佩戴,我想要穿过烟雾去拜访那黄色的闺房。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作品,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精巧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感激。诗中“薄如蝉翅背斜阳”描绘了一幅春日微光之下的温馨画面,其中“蝉翅”形容纱巾之轻薄,既是物象的细致刻画,也隐喻了友情的轻柔与珍贵。接着,“不称春前赠郎”表达了对赠予此物的感激之情,暗示着这份礼物非同小可,是在春日里特意选取的。

“初觉顶寒生远吹”则转换了气氛,从温暖的春光转向冬日的萧瑟,表现出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这里,“预忧头白透新霜”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绪,通过“头白”这一老态象征着时间流逝和年华增长,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

下片“堪窥水槛澄波影”等句,则描写了一副闲适自得的生活场景。诗人在自然中寻找宁静与美好的情感寄托,“好拂花墙亚蕊香”则是对这种宁静中的细微享受的捕捉,通过触动鼻息的清新花香,传达出一份超脱尘世的喜悦。

最后两句“知有芙蓉留自戴,欲峨烟雾访黄房”中,“芙蓉”作为高贵之物象征,再次回到了对赠礼人的感激与尊崇。同时,这也是一种精神寄托,通过寻找超凡脱俗的美好来表达诗人内心的向往。而“欲峨烟雾访黄房”则是对友情深处的一种期待和追求,即便是在世间纷扰与迷离中,也要去探寻那份纯洁而恒久的情谊。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怀,以及对友情深挚而持久的赞美。

作者介绍
陆龟蒙

陆龟蒙
朝代:唐   字:鲁望   籍贯:江湖散   生辰:?~公元881年

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者,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苏州)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今甪直镇),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猜你喜欢

归东阳临岐上杜使君七首·其七

舍鲁依刘一片云,好风吹去远纤尘。

犹期明月清风夜,来作西园第八人。

(0)

投宣武郑尚书二十韵

汉代簪缨盛,梁园雉堞雄。

物情须重德,时论在明公。

族大踰开魏,神高本降嵩。

世家惟蹇谔,官业即清通。

翰苑论思外,纶闱啸傲中。

健豪惊綵凤,高步出冥鸿。

履历虽吾道,行藏必圣聪。

绛霄无系滞,浙水忽西东。

庾监高楼月,袁郎满扇风。

四年将故事,两地有全功。

去去才须展,行行道益隆。

避权辞宪署,仗节出南宫。

雁影相承接,龙图共始终。

自然须作砺,不必恨临戎。

幕下莲花盛,竿头㺗佩红。

骑儿逢郭伋,战士得文翁。

人地应无比,箪瓢奈屡空。

因思一枝桂,已作断根蓬。

往事应归捷,劳歌且责躬。

殷勤信陵馆,今日自途穷。

(0)

暇日投钱尚父

牛斗星边女宿间,栋梁虚敞丽江关。

望高汉相东西阁,名重淮王大小山。

礼设斗倾金凿落,马蹄争撼玉连环。

自惭麇鹿无能事,未报深恩鬓已斑。

(0)

虚白堂前牡丹相传云太傅手植在钱塘

欲询往事奈无言,六十年来托此根。

香暖几飘袁虎扇,格高常对孔融樽。

曾忧世乱阴难合,且喜春残色上存。

莫背阑干便相笑,与君俱受主人恩。

(0)

寄黔中王从事

故人刀笔事军书,南转黔江半月馀。

别后乡关情几许,近来诗酒兴何如。

贪将醉袖矜莺谷,不把瑶缄附鲤鱼。

今日举觞君莫问,生涯牢落鬓萧疏。

(0)

徐寇南逼感事献江南知己次韵

酒阑离思浩无穷,西望维扬忆数公。

万里飘零身未了,一家知奖意曾同。

云横晋国尘应暗,路转吴江信不通。

今日便成卢子谅,满襟珠泪堕霜风。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