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台而待明月,创见不可无言纪。
满川斜阳倏上山,须臾山亦苍然矣。
山之凹处渐生光,光中一点金星委。
是时依凹有片云,云忽数层点缀美。
星为钩复钩为璜,鎏彩万状莫能拟。
过云擎出烂银盘,盈袖天香露华绮。
紫磨身,月华子,千秋万岁山庄里。
登高台而待明月,创见不可无言纪。
满川斜阳倏上山,须臾山亦苍然矣。
山之凹处渐生光,光中一点金星委。
是时依凹有片云,云忽数层点缀美。
星为钩复钩为璜,鎏彩万状莫能拟。
过云擎出烂银盘,盈袖天香露华绮。
紫磨身,月华子,千秋万岁山庄里。
此诗描绘了一幅登高望月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巧妙融合。首句“登高台而待明月”,既点明了地点和时间,也预示了接下来将展开的一场月夜之约。接着,“创见不可无言纪”则表达了对眼前美景的赞叹之情,引出了对月夜景色的详细描绘。
“满川斜阳倏上山,须臾山亦苍然矣。”这两句通过斜阳映照山色的变化,营造出一种时间流转的氛围,同时也为月亮的登场铺垫了背景。随后,“山之凹处渐生光,光中一点金星委”描绘了月光初现的瞬间,金星般的光芒在山的凹处渐渐显现,预示着月亮即将完全升起。
“星为钩复钩为璜,鎏彩万状莫能拟。”这两句运用比喻,将月亮比作钩和璜,强调其形态之美,同时“鎏彩万状”则描绘了月光下万物被染上斑斓色彩的景象,展现出月夜的丰富层次感。
“过云擎出烂银盘,盈袖天香露华绮。”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月亮在云层中穿行,最终如银盘般明亮地出现在天空,同时伴随着清新的香气和露珠的美丽,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最后,“紫磨身,月华子,千秋万岁山庄里。”诗人以“紫磨身”形容月光下的山体,以“月华子”指代月亮,表达了对月夜美景的长久怀念和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敬仰。
整首诗通过对月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惜与赞美。
东郊欲寻春,未见莺花迹。
春风在流水,凫雁先拍拍。
孤帆信溶漾,弄此半篙碧。
舣舟桓山下,长啸理轻策。
弹琴石室中,幽响清磔磔。
吊彼泉下人,野火失枯腊。
悟此人间世,何者为真宅。
暮回百步洪,散坐洪上石。
愧我非王襄,子渊肯见客。
临流吹洞箫,水月照连璧。
此欢真不朽,回首岁月隔。
想像斜川游,作诗寄彭泽。
谁家野菜饭炊香,正是江南寒食。
试问春光今几许,犹有三分之一。
枝上花稀,柳间莺老,是处春狼藉。
新来燕子,尚传晋苑消息。
应记往日西湖,万家罗绮,见满城争出。
急管繁弦嘈杂处,宝马香车如织。
猛省狂游,恍如昨梦,何日重寻觅。
杜鹃声里,桂轮挂上空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