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陈节斋挽诗·其三》
《陈节斋挽诗·其三》全文
宋 / 林希逸   形式: 七言律诗

早岁登门叨赏异,暮年造阙喜追陪。

每从省户供词去,多向都曹诵句来。

逐客赠年今尚在,痴儿别饮恰方回。

湖边握手如前日,身隔千山叹玉埋。

(0)
鉴赏

这首挽诗《陈节斋挽诗(其三)》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哀悼之情。

首联“早岁登门叨赏异,暮年造阙喜追陪”以时间线索开篇,描述了与逝者陈节斋早年相识、晚年重逢的情景。早年的“登门叨赏异”,既表达了初次见面时的惊喜与敬仰,也暗含了对陈节斋才华横溢的赞誉;而“暮年造阙喜追陪”,则体现了晚年对陈节斋的深切怀念与追随,以及对逝者精神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颔联“每从省户供词去,多向都曹诵句来”进一步描绘了与陈节斋交往的日常情景。无论是从官署中获取文书,还是在都曹处诵读诗句,都充满了对陈节斋文学才华的推崇与欣赏,同时也暗示了两人在文学创作上的交流与合作。

颈联“逐客赠年今尚在,痴儿别饮恰方回”则转向对逝者的哀悼。这里,“逐客赠年”可能是指陈节斋生前赠予的珍贵之物或智慧之言,如今仍存留人间,象征着逝者的精神遗产永存;“痴儿别饮恰方回”则以拟人化的手法,将逝者比作回归的痴儿,表达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不舍。

尾联“湖边握手如前日,身隔千山叹玉埋”以湖边重逢的场景为喻,表达了对逝者离世的惋惜与哀痛。即使相隔千山万水,那份曾经的握手之暖,那份心灵的契合,依然历历在目,难以忘怀。最后的“叹玉埋”则直抒胸臆,感叹逝者如同珍贵的玉石被埋没,表达了对逝者才华未尽展、生命过早消逝的深深遗憾与哀思。

整首挽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与逝者交往点滴的回忆,以及对逝者精神世界的追忆,深刻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哀悼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文学与生命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林希逸
朝代:宋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猜你喜欢

溪行中秋望月

去岁南闽客,今年此日还。

中秋八月半,一水万山间。

皓月飞圆镜,回流转曲环。

携家共清赏,何异在乡关。

(0)

题和叔扇头时坐登瀛楼

楼居高出白云间,不为求仙只为山。

领取烟岚无限景,天教吾与子俱閒。

(0)

题李师孟嵩云堂

极天终古翠巍巍,能聚阴阳赞化机。

寄与降神申甫辈,出为霖雨莫忘归。

(0)

高房山青山白云图为蔡仲谦运使赋

房山人品素高贤,流出天机肺腑间。

一片冰纨才数尺,几重云树几重山。

(0)

喜雪

连岁冬无雪,今来忽应时。

腊前能屡白,望久得相宜。

□□□□□,□□意不迟。

开轩一壶酒,拟作梦鱼诗。

(0)

赠宋道夫诗并叙

神圣睹河洛,造化穷阴阳。

灵书秘玄言,妙测无隐藏。

临江宋道夫,精艺名久扬。

为我作影数,知来意何长。

寒灰已无然,岂复生夜光。

鹤化或可待,烟霞庶翱翔。

青阳去遥遥,钟叟道乃彰。

观化忽神化,令人慕遐荒。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