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摸鱼儿六首·其六》
《摸鱼儿六首·其六》全文
清 / 项鸿祚   形式: 词  词牌: 摸鱼儿

染空青垂垂细柳,柳丝系梦多少。

钓竿欲拂珊瑚树,忍向江湖终老。

留画稿,有词客、关情泪满池塘草。

烟昏露晓,怪妙笔通灵,飞鸿一去,难认旧时爪。

谁收拾,锦轴签题尚好,竹林小阮重到。

易圭还砚寻常事,翰墨因缘易了。

休懊恼,记出水、芙蕖曾写黄筌照。

遗踪未杳,倩渔弟渔兄,寻消问息,相见共倾倒。

(0)
鉴赏

这首《摸鱼儿》六首其六,由清代诗人项鸿祚所作,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与情感的画面。诗中以“染空青垂垂细柳”开篇,细腻地勾勒出柳树在空中轻轻摇曳的情景,仿佛是梦境的载体,引人入胜。接着,“柳丝系梦多少”,将柳丝与梦境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钓竿欲拂珊瑚树,忍向江湖终老。”这两句通过钓鱼人的动作和心理活动,表达了对自由与归宿的渴望,以及面对现实的无奈与妥协。“忍向江湖终老”一句尤为深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感慨。

“留画稿,有词客、关情泪满池塘草。”诗人通过描绘画稿与词客的泪水,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暗示了艺术创作与个人情感之间的紧密联系。而“烟昏露晓,怪妙笔通灵,飞鸿一去,难认旧时爪。”则以自然景象的变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模糊,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生命力的赞美。

最后,“谁收拾,锦轴签题尚好,竹林小阮重到。”这一句通过询问谁来整理这些珍贵的艺术作品,以及竹林小阮(可能指代某位艺术家或诗人)再次来访的场景,表达了对艺术传承与再发现的期待。而“易圭还砚寻常事,翰墨因缘易了。”则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圭与砚,以及书法与缘分的关联,进一步强调了艺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休懊恼,记出水、芙蕖曾写黄筌照。”诗人劝慰读者不要过于懊恼,回忆起曾经的美好时光,比如黄筌的绘画作品中的荷花,提醒人们珍惜过往的艺术成就。最后,“遗踪未杳,倩渔弟渔兄,寻消问息,相见共倾倒。”表达了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憧憬,希望未来能有人继续追寻并欣赏这些艺术作品,共同享受其中的美妙与感动。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也反映了他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项鸿祚

项鸿祚
朝代:清   字:莲生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798~1835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项鸿祚论词认为:“夫词者,意内而言外也。
猜你喜欢

颂古五十七首·其五十一

尽却命根,方可关门。一挨一拶,电涌雷奔。

佛法水中月,耳里眼里说。

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南北东西知几几。

(0)

偈六十九首·其十九

宗门妙旨,海口难宣。简要提撕,知音罕遇。

事无一向,理出多门。

岂不见道,有句无句,如藤倚树。

树倒藤枯,句归何处。

深秋帘外千家雨,落日楼前一笛风。

(0)

偈六十九首·其二十

春风浩浩,春鸟喃喃。山花开似锦,涧水湛如蓝。

大圆镜里,扣己而参,便恁么去也太无端。

文殊去后无消息,休问前三与后三。

(0)

偈六十九首·其五十五

出家佛子,物外高流。挈锡携瓶,访寻知识。

须是踏著自己稳实田地,方解茆庵石室折脚铛儿。

煮粥煎茶,接待往来,随家丰俭。

未到如斯境界,不可虚延岁月。

二六时中,收视返听。子细揣摩,是何面目。

(0)

送僧归华藏

禅人告别欲南归,卷衲和云伴锡飞。

脚下路穿华藏界,何须待叩吉祥机。

(0)

黑白何咎

世事乱如麻,情人未到家。

连延深院雨,滴碎后庭花。

旧话几时别,音书未有涯。

暝烟将四合,何处起胡笳。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