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却命根,方可关门。一挨一拶,电涌雷奔。
佛法水中月,耳里眼里说。
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南北东西知几几。
尽却命根,方可关门。一挨一拶,电涌雷奔。
佛法水中月,耳里眼里说。
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南北东西知几几。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道昌的作品,以简洁而深沉的语言表达了对佛法修行的理解和追求。"尽却命根,方可关门",意指舍弃世俗的一切牵挂,才能真正进入修行的境地,如同关闭对外界的依赖。"一挨一拶,电涌雷奔",形容修行过程中的艰难困苦,如同电闪雷鸣般激烈。
"佛法水中月",借用佛教比喻,说明佛法如水中映照的月亮,虽然清晰可见,但抓取不得,暗示了佛法的虚幻与不可执着。"耳里眼里说",强调佛法并非口头上的空谈,而是要通过实践去体验和领悟。
"差之毫釐,失之千里",这句话常用来形容细微的差距可能导致巨大的结果,这里可能暗示修行中任何微小的偏差都可能导致修行方向的偏离。最后两句"南北东西知几几",则让人思考修行者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究竟对佛法的真谛了解了多少,是否能把握住核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深刻的禅修哲理,鼓励修行者要有坚定的决心,勇于放下,深入体验佛法的真谛。
未栉凭栏眺锦城,烟笼万井二江明。
香风满阁花满树,树树树梢啼晓莺。
十年梦相识,一觏俄远别。
征驾在我傍,草草意难说。
君居洞庭日,诗句满魏阙。
如何万里来,青桂看人折。
行装不及备,西去偶然诀。
孟夏出都门,红尘客衣热。
荒城见羊马,野馆具薇蕨。
边境渐无虞,旅宿常待月。
西园置酒地,日夕簪裾列。
壮志安可留,槐花樽前发。
手植千树桑,文杏作中梁。
频年徭役重,尽属富家郎。
富家田业广,用此买金章。
昨日门前过,轩车满垂杨。
归来说向家,儿孙竟咨嗟。
不见千树桑,一浦芙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