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守东南鼎祚过,翠华冉冉渡黄河。
宫基雨过饶苍藓,御苑春回长碧莎。
闾井至今崇绮丽,湖山依旧事讴歌。
玉鱼金碗无从问,塔影山阴夕照多。
昼守东南鼎祚过,翠华冉冉渡黄河。
宫基雨过饶苍藓,御苑春回长碧莎。
闾井至今崇绮丽,湖山依旧事讴歌。
玉鱼金碗无从问,塔影山阴夕照多。
这首诗描绘了钱塘江边的一处古迹,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变迁。首句“昼守东南鼎祚过”,以“昼守”二字开篇,暗示了此处曾是重要的守卫之地,而“东南鼎祚过”则点明了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及历史上的重要性。接着,“翠华冉冉渡黄河”一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历史的变迁比作缓缓渡过黄河的翠华(帝王仪仗),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更迭。
“宫基雨过饶苍藓,御苑春回长碧莎。”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古迹的自然环境,雨后宫基上长满了苍绿的苔藓,御苑在春天的回转中,碧草如茵,生机勃勃。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暗含了对过往繁华的怀念。
“闾井至今崇绮丽,湖山依旧事讴歌。”这两句对比了过去与现在,昔日的繁华虽已不再,但湖光山色依旧,人们仍然在歌唱着往昔的故事,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与怀念。
最后,“玉鱼金碗无从问,塔影山阴夕照多。”这两句则转向了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追思,玉鱼金碗可能象征着逝去的荣华,无法再寻觅,而夕阳下的塔影,则是历史痕迹的永恒见证。整首诗通过对钱塘江边古迹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美好事物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