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为学已名家,才折丹枝病可嗟。
节带冰霜凌万竹,文含风露丽于花。
也怜美玉犹存璞,人恨良金未出沙。
赖有隐居如谷口,直将高意抗青霞。
少年为学已名家,才折丹枝病可嗟。
节带冰霜凌万竹,文含风露丽于花。
也怜美玉犹存璞,人恨良金未出沙。
赖有隐居如谷口,直将高意抗青霞。
这首宋诗是程师孟所作,以次韵的形式回应元厚之的诗,主题围绕着朱伯原秘校园亭。诗人首先赞扬了少年时期的元厚之已经学有所成,才华出众,但因病而未能完全展露。接着,他以"节带冰霜凌万竹"比喻元厚之的坚韧品格,如同寒冬中的劲竹,傲然独立;"文含风露丽于花"则形容他的文章清新脱俗,犹如带有露珠的花朵,美丽动人。
诗人感慨元厚之如同未经雕琢的美玉,潜藏未显,同时惋惜他的才华尚未被世人广泛认可,如同良金未经过磨砺。然而,诗人对元厚之的才华深具信心,认为他像谷口隐者一样,拥有高尚的情操,能以直面青天的气概对抗世俗。整首诗赞美了元厚之的内在品质和未来潜力,寄寓了深厚的期待与鼓励。
有欢非世同,有泪当自咽。
我生眷师友,半世芳馨绝。
菲菲九渊底,峨峨千仞雪。
波流万人海,吊影弥孤孑。
繁冤枕遗书,魂梦向谁说。
悱恻散原翁,湘累通一脉。
夜过拾丛残,同命在芳洁。
归眠月皎皎,窈窕哀辗侧。
孤奏起骚魂,使我寒灰热。
哀哉廿年事,龙战水火烈。
熙宁荐士初,程颢泪已滴。
珍瘁帝何心,万流杂喧吸。
消息理则微,遂至三纲裂。
声放还复吞,忧端不可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