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野菜饭炊香,正是江南寒食。
试问春光今几许,犹有三分之一。
枝上花稀,柳间莺老,是处春狼藉。
新来燕子,尚传晋苑消息。
应记往日西湖,万家罗绮,见满城争出。
急管繁弦嘈杂处,宝马香车如织。
猛省狂游,恍如昨梦,何日重寻觅。
杜鹃声里,桂轮挂上空碧。
谁家野菜饭炊香,正是江南寒食。
试问春光今几许,犹有三分之一。
枝上花稀,柳间莺老,是处春狼藉。
新来燕子,尚传晋苑消息。
应记往日西湖,万家罗绮,见满城争出。
急管繁弦嘈杂处,宝马香车如织。
猛省狂游,恍如昨梦,何日重寻觅。
杜鹃声里,桂轮挂上空碧。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江南的生活图景,充满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反思。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个人情感的复杂交织。
“谁家野菜饭炊香,正是江南寒食。”开篇即以清新雅致的景象,勾勒出一个春日里偶然捕捉到的生活片段。野菜饭的香气,与江南特有的清淡口味交织,营造出一种恬淡自在的氛围。
“试问春光今几许,犹有三分之一。”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却又自答,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季节更迭的感慨。春天已经过去了一大半,这种无常与珍惜之情交织而生。
“枝上花稀,柳间莺老,是处春狼藉。”这里描绘的是一个春末初夏的景象,花开不再浓烈,柳絮飘飞,而莺鸟的歌声也显得有些苍老。这种描述,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变化,也暗示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情怀。
“新来燕子,尚传晋苑消息。”燕子的到来,常被视为春天的信使,而这里则透露出一种历史感和文化记忆。诗人通过燕子的到来,将时间的维度拉长至古代,表达了一种对过往文化的怀念。
“应记往日西湖,万家罗绮,见满城争出。”这几句诗,转而回到了个人的记忆之中。西湖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承载着无数的故事和情感。在这里,诗人将过往的繁华与今日的寂寞形成对比,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念。
“急管繁弦嘈杂处,宝马香车如织。”在这样的记忆中,过去的欢乐场景历历在目。音乐、舞蹈、华丽的车马,这些都是过往奢侈生活的象征,而它们的混沌与繁复,却也映射出一种内心的纷扰和迷茫。
“猛省狂游,恍如昨梦,何日重寻觅。”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过去疯狂欢乐生活的反思。那种奢侈的享受,如同一场梦境般的消逝,而现在却只能回味当时的激情与迷乱。
“杜鹃声里,桂轮挂上空碧。”最后,诗人以杜鹃的叫声和桂花的香气,将读者带入一个超凡脱俗的意境之中。桂轮挂在空中,如同天上的星辰一般,那份清高脱俗,与之前的繁华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首诗通过对春日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对个人情感的复杂表达。它不仅是一幅画面,更是一段心灵的旅程。
园林何有,修竹摇苍翠。
春到小桃蹊,看绿满、一池春水。
花开日暖,儿侄竞追随,挑野蔌,纲溪鱼,有酒多且旨。
去来聚散,无必亦无意。
说地或谈天,更休问、语言粗细。
谁强谁弱,谁是又谁非,过去事,未来事,一枕腾腾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