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桓山,会者十人,以「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为韵,得泽字》
《游桓山,会者十人,以「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为韵,得泽字》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东郊欲寻春,未见莺花迹。

春风在流水,凫雁先拍拍。

孤帆信溶漾,弄此半篙碧。

舣舟桓山下,长啸理轻策。

弹琴石室中,幽响清磔磔。

吊彼泉下人,野火失枯腊。

悟此人间世,何者为真宅。

暮回百步洪,散坐洪上石。

愧我非王襄,子渊肯见客。

临流吹洞箫,水月照连璧。

此欢真不朽,回首岁月隔。

想像斜川游,作诗寄彭泽。

(0)
注释
莺花:指鸟语花香。
凫雁:野鸭和大雁。
孤帆:孤独的小船。
舣舟:停船靠岸。
桓山:地名,可能指具体的山。
轻策:轻便的马鞭。
泉下人:指去世的人。
野火:野外的火光。
王襄:可能指有高尚品行的人物。
子渊:可能是诗人的朋友。
洞箫:古代竹制的吹奏乐器。
斜川:地名,可能与诗人的情感或回忆有关。
翻译
向东郊走去寻找春天,却未见到鸟语花香的踪迹。
春风在流水间轻轻吹过,野鸭和大雁拍打着翅膀先飞起来。
孤独的小船随意漂荡,拨动着半篙碧绿的水面。
我在桓山脚下停船,长啸一声整理轻便的马鞭。
在石室中弹奏古琴,清脆的琴声回荡在幽静的空间。
怀念那泉下的人,野外的火光照亮了枯枝败叶。
领悟这世间万物,何处才是真正的归宿。
傍晚归来,坐在洪边的大石上,心中感慨。
惭愧我不是王襄那样的雅士,你子渊愿意接纳我这样的客人。
面对流水吹奏洞箫,水中的月影与箫声相映成趣。
这份欢乐真是永恒,回首过往,时间已隔遥远。
想象在斜川游玩的情景,写下这首诗寄给彭泽的朋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桓山的景象与心境,是一首充满生机与哲思的作品。诗人以“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为韵,巧妙地将自然之美与个人情感融为一体。

开篇“东郊欲寻春,未见莺花迹”,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但并未立即看到燕子的踪迹,这既是对春意的追求,也反映出一种期待的心态。紧接着,“春风在流水,凫雁先拍拍”一句,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春风吹拂着溪流,鸭子和大雁在水中嬉戏,这不仅是自然景观的美丽写照,也预示了春天的到来。

“孤帆信溶漾,弄此半篙碧”一句,诗人借船只漂浮于波光粼粼之中的意象,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情怀。接下来的“舣舟桓山下,长啸理轻策”,则是对停泊在桓山下的船只进行了细腻的描绘,展示了诗人游历时的宁静与喜悦。

“弹琴石室中,幽响清磔磔”一句,转而进入了一种更为内敛的情境。诗人在石室之中奏琴,琴声回荡于山谷之间,既是对音乐美的享受,也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吊彼泉下人,野火失枯腊”一句,则引出了对人们生活状态的一种关切。诗人通过观察泉水下的居民,以及他们因野火而失去存粮的情形,表达了对世事变化无常的感慨。

“悟此人间世,何者为真宅”接下来的这两句,则是诗人的哲思之所在。诗人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与思考,提出了一种深刻的问题:在这个不断变迁的人世间,什么才是真正的安身立命之地?这是对生命意义的一种探讨。

随后,“暮回百步洪,散坐洪上石”一句,再次回到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在黄昏时分返回,并于洪流之上的一块岩石上悠然坐下,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享受,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放松与释然。

“愧我非王襄,子渊肯见客”一句,则是诗人对自己未能达到理想境界的一种自谦之词。这里的“王襄”可能指的是历史上以 гост贤著称的人物,而“子渊”则可能是诗人自指或化名,表达了一种谦虚与自知之情。

接下来的“临流吹洞箫,水月照连璧”一句,是对音乐与自然景观的完美结合。诗人在溪流边吹奏洞箫,水面上的月光映照着山石,形成了一幅和谐统一的美丽画卷。

“此欢真不朽,回首岁月隔”则是全诗情感高潮的一种总结。诗人通过对这次游历经历的回顾,认为这种与自然亲近、心灵得到满足的情感,是不会随时间而消逝的。

最后,“想像斜川游,作诗寄彭泽”一句,则是诗人表达了一种向往与期待。通过想象着将来可能会有的一次斜川之游,以及通过写诗这种方式来传递给友人彭泽,这不仅是对未来的憧憬,也是一种文化交流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城西竹园送裴佶王达

葳蕤凌风竹,寂寞离人觞。

怆怀非外至,沈郁自中肠。

远行从此始,别袂重凄霜。

(0)

重赠邢校书

俱从四方事,共会九秋中。

断蓬与落叶,相值各因风。

(0)

下楼

话旧全应老,逢春喜又悲。

看花行拭泪,倍觉下楼迟。

(0)

却归巴陵途中走笔寄唐知言

去年腊月来夏口,黑风白浪打头吼。

橹声轧轧摇不前,看他撩乱张帆走。

逾月始到鹦鹉洲,呜呜暮角喧城头。

逡巡未得见官长,梦寝但觉生愁忧。

军中贤倅李监察,人马晓来兼手札。

教令参谒礼数全,头头要处相称掣。

唐氏一门今五龙,声华殷殷皆如钟。

就中十一最年少,别有俊气横心胸。

巧缀五言才刮骨,却怕柱天身硉矹。

后辈无劳续出头,坳塘不合窥溟渤。

君家三兄旧山侣,方寸久来常许与。

不觉淹留两月馀,风光漫烂生洲渚。

宇文文学儒家子,竹绕书斋花映水。

醉舞狂歌此地多,有时酩酊扶还起。

猥蒙方伯怜饥贫,假名许得陪诸宾。

酒家债负有填日,恣意颇敢排青缗。

余瞿二家同爱客,园蔬任遣奴人摘。

野狐泉头银叶方,一别十年今再觌。

更有风流歙奴子,能将盘帕来欺尔。

白马青袍豁眼明,许他真是查郎髓。

良会芳时难再来,隙光电影长相催。

扁舟惆怅人南去,目断江天凡几回。

(0)

六叹·其六

汉臣一没丁零塞,牧羊西过阴沙外。

朝凭南雁信难回,夜望北辰心独在。

汉家茅土横九州,高门长戟封王侯。

但将钟鼓悦私爱,肯以犬羊为国羞。

夜宿寒云卧冰雪,严风触刃垂旌节。

丁年奉使白头归,泣尽李陵衣上血。

(0)

邠州词献高尚书三首·其三

朔方忠义旧来闻,尽是邠城父子军。

今日兵符归上将,旄头不用更妖氛。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