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方忠义旧来闻,尽是邠城父子军。
今日兵符归上将,旄头不用更妖氛。
朔方忠义旧来闻,尽是邠城父子军。
今日兵符归上将,旄头不用更妖氛。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忠诚与英勇的历史氛围,通过朔方和邠城两个地名,勾勒出一幅古代边塞军事图景。"朔方忠义旧来闻"表明了对边疆地区忠诚守卫传统的赞扬,而"尽是邠城父子军"则显示了一种家族式的军队传承,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一种特定现象。
"今日兵符归上将"一句,"兵符"指的是古代军中用于传达命令或调兵遣将的信物,这里提到它归还给"上将",可能暗示着战争的结束或者是军权的交接。紧接着"旄头不用更妖氛"则描绘了一种军事胜利后,旄头(古代武士装饰用的羽毛)不再被使用,更无需担忧妖邪之气。这既可能是对某次战争胜利的庆祝,也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和平到来的心愿。
整首诗通过简练而富有象征性的语言,传递出了一种军事上的英勇与和平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忠诚、家族和战争结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