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覆脩篁瑟瑟,崖临流水淙淙。
记得会稽山下,暮春游目曾逢。
亭覆脩篁瑟瑟,崖临流水淙淙。
记得会稽山下,暮春游目曾逢。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山水画卷。首句“亭覆脩篁瑟瑟”,以“亭”为中心,亭上覆盖着茂密修长的竹子,竹叶轻轻摇曳,发出瑟瑟之声,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崖临流水淙淙”,视线转向远处,悬崖峭壁临水而立,水流潺潺,声音清脆悦耳,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自然之美。
“记得会稽山下,暮春游目曾逢。”诗人回忆起曾经在会稽山下的暮春时节,漫步其间,举目四望,那片竹林与流水的美景映入眼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蕴含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过往美好记忆的追忆,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昆夷道远不复通,世传切玉谁能穷。
宝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
鱼皮装贴香木鞘,黄白闲杂鍮与铜。
百金传入好事手,佩服可以禳妖凶。
传闻其国居大岛,土壤沃饶风俗好。
其先徐福诈秦民,采药淹留丱童老。
百工五种与之居,至今器玩皆精巧。
前朝贡献屡往来,士人往往工词藻。
徐福行时书未焚,逸书百篇今尚存。
令严不许传中国,举世无人识古文。
先王大典藏夷貊,苍波浩荡无通津。
令人感激坐流涕,锈涩短刀何足云。
今夕知何夕,团圆事事同。
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
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
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