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拟古诗十二首·其五》
《拟古诗十二首·其五》全文
唐 / 韦应物   形式: 古风

嘉树蔼初绿,靡芜吐幽芳。

君子不在赏,寄之云路长。

路长信难越,惜此芳时歇。

孤鸟去不还,缄情向天末。

(0)
注释
嘉树:美好的树木。
蔼:茂盛, 翠绿。
靡芜:杂草。
幽芳:淡雅的香气。
君子:有德之士。
赏:欣赏。
云路:遥远的旅途。
信:确实, 实在。
难越:难以跨越。
芳时:美好的时光。
孤鸟:孤独的鸟儿。
去不还:离开后不再回来。
缄情:隐藏或封存的情感。
向:朝着。
天末:天边, 远方。
翻译
美丽的树木刚开始转绿,杂草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有德之士已不在这里欣赏,只能将思念寄托在遥远的旅途上。
路程漫长难以跨越,遗憾这美好的时光就此停歇。
孤独的鸟儿飞去了不再回来,怀着情感遥望天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静谧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独自赏析之情怀。"嘉树蔼初绿"中的“嘉树”指的是高贵优雅的大树,“蔼”则形容新叶初长的样子,这两字既生动又富有画面感,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而"靡芜吐幽芳"中,“靡芜”通常指的是花朵初放时散发出的淡雅气息,以此形容春日里细微而不起眼的野花之香,既隐约又令人心动。

然而诗人并未沉醉于这份美景之中,因为“君子不在赏”,这里的“君子”通常指的是诗人的知己或理想中的高尚人物,由此可见诗人内心深处的寂寞与孤独。"寄之云路长"一句,则是将这份情感托付给了远方,希望它能穿越漫长的空间与时间,抵达那位不在场的君子。

随后,“路长信难越”表明了这种愿望的艰难和渺茫,而“惜此芳时歇”则是诗人对眼前美景的珍惜和留恋,以及对于这份孤独无处寄托的无奈。"孤鸟去不还,缄情向天末"中,“孤鸟”的比喻增添了诗人的孤独感,它的“去不还”象征着友人或知己的离去,无复返。而“缄情向天末”则是将这份难以释怀的情感寄托于无垠的苍穹之中,似乎只有天空才能包容诗人的深沉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美景的描写和个人寂寞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内心的孤独与向往。

作者介绍
韦应物

韦应物
朝代:唐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生辰:737~792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文昌右相韦待价曾孙,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猜你喜欢

初度客中有感

越舄长吟有所思,生空照社老空痴。

一千馀尺拔文笔,三十六湾深墨池。

人物要当天地意,溪山不欠晋唐诗。

渊明子美成何事,牢落生涯寄酒卮。

(0)

灵照卖笊篱赞

手把长长竹摝篱,与爷同乐又同悲。

轻如毫末重山岳,十字街头卖与谁。

(0)

达磨赞·其一

趁得江头航折苇,听教后面风波起。

不负梁王所问来,只有此心如此水。

(0)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一三○

云门以势欺人,雪窦抑强扶弱。

捡点将来,总是外道见解。

(0)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一一四

唱新丰曲,风清古格。

声前转调入无生,恰应云门腊月拍。

无影树下,古渡头边。

要知东谷末后句子,须待洞水逆流。

(0)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六十三

雪窦雪寒,雪山雪寒。

悟与未悟时,大地铁一团,不妨北斗面南看。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