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一一四》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一一四》全文
宋 / 释广闻   形式: 偈颂

唱新丰曲,风清古格。

声前转调入无生,恰应云门腊月拍。

无影树下,古渡头边。

要知东谷末后句子,须待洞水逆流。

(0)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语汇和意境为载体,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深邃的哲理思考。"唱新丰曲,风清古格"开篇即以音乐与自然景象相融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声前转调入无生"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意境,将声音的变换引入到生命的本质之中,暗示着超越世俗、直达本真的精神追求。

"恰应云门腊月拍"一句,引用了云门寺的禅宗传统,通过特定的时间节点(腊月)和地点(云门寺),强调了禅宗修行中对时间、空间的超越性理解,以及在特定情境下达到心灵觉醒的可能性。

"无影树下,古渡头边"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无影树象征着禅宗中的空性观念,古渡头则可能寓意着人生的起点或转折点,两者共同构成了对生命本质和存在意义的探索。

"要知东谷末后句子,须待洞水逆流"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东谷"可能暗指东方的智慧之谷,"末后句子"意味着最终的领悟或答案,而"洞水逆流"则是一种非常规的自然现象,象征着打破常规、超越表象的思维模式。这句话整体表达了在深入探索和超越表面现象之后,才能真正领悟生命和宇宙的奥秘,实现心灵的觉醒与升华。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音乐、自然景象、禅宗传统等元素的巧妙结合,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更蕴含了对生命本质、宇宙真理的哲学思考,体现了宋朝禅宗文化与文学艺术的交融。

作者介绍

释广闻
朝代:宋

释广闻(一一八九~一二六三),赐名佛智,号偃溪,俗姓林,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年十五从智隆于宛陵光孝寺。十八受具戒。八年,住育王山广利禅寺。十一年,住净慈报恩光孝禅寺。宝祐二年(一二五四),住景德灵隐禅寺。四年,住径山兴圣万寿禅寺。景定四年卒,年七十五。为南岳下十八世,浙翁琰法嗣。有《偃溪广闻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林希逸撰《塔铭》。 释广闻诗,以辑自《语录》者及其中单编之诗依原卷次编为两卷。
猜你喜欢

咏蝉

抱叶隐深林,乘时嘒嘒吟。

如何忘远举,饮露已清心。

(0)

读陶诗

处士胸中别有春,田园寄托写天真。

义熙尚有关心事,岂便羲皇以上人。

(0)

寄杨千木佥事

二年投老浙江东,强健宁甘万事慵。

四海交游重文举,半生豪气迈元龙。

嵇山瑶草春应长,镜水寒波绿未浓。

此际由来可乘兴,篇舟雪夜许相从。

(0)

潇湘曲

枫落早鸿过,洞庭无限波。

相望终不见,只是白云多。

(0)

遣愁

老屋欹斜挂薜萝,柴门寂寂断经过。

拥阶梧叶落无数,带雨黄花开正多。

三《易》龙蛇轻动蛰,《二南》钟鼓自平和。

素心人远谁同调,絺绤凄风独放歌。

(0)

潼关二首·其一

重关踞天险,三辅重神京。

绣岭遥尊岳,黄河曲抱城。

一夫今保障,群盗昔纵横。

星陨何年事,徒伤父老情。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