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一》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一》全文
唐 / 王勃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文]韵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0)
注释
江:河流,这里指长江。
巴南:古代巴国的南部,泛指今重庆南部一带。
塞北:长城以北,泛指北方边疆。
津亭:渡口旁的亭子,古代供行人休息的地方。
秋月夜:秋季的月夜。
谁:哪个人。
泣离群:因离别而哭泣,离群索居之意。
翻译
我送别巴南的江水,山岭横阻在塞北的云天。
渡口的秋月之夜,谁曾见过离群的人哭泣呢。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秋夜离别之情的诗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两句设定了一个广阔的画面,江水向南流去,山峦横亘,塞北之云弥漫开来,都在映衬着秋夜的寥落与辽远。这里的“巴南”、“塞北”不仅是地理位置,更是诗人情感延伸的一种象征。

"津亭秋月夜"一句,则将时间和空间聚焦于一个具体的场景中,津亭之下,明月高悬,秋意浓重。这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凉意的画面,是对诗人内心世界最好的映射。

最后两字"谁见泣离群"则是诗人的自问,也是对读者的提问。在这宁静而美丽的夜晚,诗人独自一人在津亭下,对着秋月流泪,这种深情与孤独,只有自然万物作伴,而非人间亲友能够感同身受。这里的"离群"二字,更是点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和对未来不确定的担忧。

总体而言,这四句诗通过环境描写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营造出一种秋夜送别的凄凉气氛,同时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在面对离别时那份难以排遣的情怀。

作者介绍
王勃

王勃
朝代:唐   字:子安   籍贯: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   生辰:649或650~676或675年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文学家。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王杨卢骆”、“初唐四杰”。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
猜你喜欢

哭刘梅溪茂才绝句二十八首·其七

谋生百计病刘郎,无术能延一命长。

灵若有知应自悔,当初何苦学岐黄。

(0)

怀家毓臣幼佩

江声呜咽雨潇潇,旅馆秋灯伴寂寥。

鹭屿鲲洋连大澥,相思空托去来潮。

(0)

海音诗

谁兴水利济瀛东,旱潦应资蓄泄功。

溉遍陂田三万亩,至今遗圳说曹公。

(0)

海音诗

鸡似鸾凰彘似山,梨园子弟演分班。

怪来海外都随俗,声味全无佛亦艰。

(0)

台湾·其四

穷岛军需飞檄催,蔗霜兼买鹿皮来。

生番禳社三冬集,互市洋船六月开。

浪峤山形随地尽,厦门风信逐潮回。

荷兰故土非瓯脱,窥伺将毋隐祸胎。

(0)

台湾·其二

当年犀甲下扶馀,衔璧谁怜轵道车。

西市赭衣魂已渺,南朝紫盖事终虚。

帆来日本通商近,邑改天兴置吏初。

一自孙恩分战舰,烽烟边海几丘墟。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