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阳上谷古幽州,王业千年易水流。
胡骑远窥青海月,秦城长建白龙斿。
总愁关塞生多垒,未道萧墙隐百忧。
日短时艰衰病早,几回簪笏梦沧洲。
渔阳上谷古幽州,王业千年易水流。
胡骑远窥青海月,秦城长建白龙斿。
总愁关塞生多垒,未道萧墙隐百忧。
日短时艰衰病早,几回簪笏梦沧洲。
这首诗名为《长安》,作者是明代诗人郑善夫。诗中描绘了渔阳上谷这一古幽州之地,曾经是帝王基业所在,但历史长河中世事如梦,千年过去,一切都在变化。"胡骑远窥青海月"形象地展现了边疆的紧张局势,而"秦城长建白龙斿"则象征着昔日皇城的威严与辉煌。
诗人忧虑边关烽火不断,暗示内部矛盾重重,"萧墙隐百忧"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深深忧虑。在这样的时局下,个人的衰老和疾病显得尤为明显,"日短时艰衰病早"流露出诗人的无奈与感慨。最后,诗人多次梦见自己身处沧海之滨,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历史变迁为背景,融入个人的忧患意识,展现了明朝文人对于国家命运和个人际遇的深沉思考。